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深州风土记

深州风土记

二十二卷,附表五卷。清吴汝纶修纂。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师事曾国藩,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曾任深州、冀州知州。还受聘保定莲池书院山长、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为清末散文名家,著名学者。他一生著述丰宏,著有《东游丛录》、《易说》、《尚书故》、《夏小正私笺》、《尺牍》、《日记》、《文集》、《桐城吴先生全书》问世。同治八年(1869)吴汝纶任深州知州,立意纂修州志。十年(1871),因丁忧去官,志稿未完。去官后,吴汝纶受邑州绅请,继续纂辑,在为幕府之暇纂成志稿,后因故未能及时刊刻。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苏吴县人朱璋达继深州知州,求得吴志稿本,召集州绅商议谋求付梓,并请正在保定莲池书院讲学的吴汝纶置局,采辑近年事迹,最后定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刊刻。此志从修纂到成书历时近三十年。同治十年(1871)纂光绪二十六年文瑞书院刻本。凡三十九万言,二十二篇,分为:疆域、河渠、赋役、学校、兵事、官制、职官、名宦、艺文、古迹、金石、人谱、荐绅、名臣、文学、武节、吏绩、孝义、流寓、列女、物产、叙录。该志书“一洗敝国方志陈陈相因之故习,字字有体,篇篇成文”。创例人谱,广征谱牒,考辨州里名门望姓之源流。在赋役中,对洪武以来赋役源流,一一疏通证明,不避烦琐,有纲举目张之效。氏族于地方文献中,最为重要,该志人谱一篇,举世家大族,溯其渊源,其支系亦甚明确,则尤为可贵。明代地方学制,不详于明史选举志,而此志所载明洪武学校格式碑,可以考见,足补史之阙,亦十分可贵。物产一篇为后来增补,虽成书较晚,亦为杰作。论及农商状况,士女风俗,深得《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之体。此志考证详博,载事分明,词藻文雅,在清代方志中实为佳作。

猜你喜欢

  • 花木鸟兽集类

    三卷。清吴宝芝(生卒年不详)撰。吴宝芝,石门(今地不详)人。本书集录花木鸟兽故实,分门排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四十三目,中卷分四十二目,下卷分二十五目。所引的资料较为广泛。无论是稗官小说,或者

  • 陆氏虞初志

    八卷。明陆氏撰,旧本题《陆氏虞初志》,不著其名,原《虞初志》七卷。按首卷中《续齐谐记》有自跋,称得于外舅都公家,所以人们怀疑此书是都穆之婿陆子元(采)所作。这部书都是抄合诸家小说写成,记叙神异之事为多

  • 眼科大全

    见《审视瑶函》。

  • 咏史诗

    二卷。唐胡曾(约877前后在世)撰。胡曾字不详,长沙人《全唐诗》作邵阳人。生卒年不详。曾诗有云:“故园寥落在长沙”,故从)其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初累举不第,咸通中,始中进士,尝为汉南节度从事。高骈镇蜀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

    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1781)奉敕撰。乾隆二十九(1764)年,宗人府内阁奉命考核宗室王公功绩,次年六月,撰成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六卷,列入正传引人,附传21人。本书即在此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为表三卷,

  • 群书拾补

    无卷数。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抱经堂文集》条。《群书拾补》是《抱经堂丛书》中的一部,是一部考证、校订古籍的著作。考订的内容包括:《五经正义表》、《易经注疏》、《周易略例

  • 韵海镜源

    一卷。唐颜真卿撰,清黄奭辑。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山东临沂。师古五世孙。开元中举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卒赠司徒,谥文忠。生平

  • 钦定翻译五经

    五十八卷。清乾隆帝因满人不通汉语,儒家经典不易在满人中传播,遂效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命人将《孝经》译成鲜卑语(称《国语孝经》)故事,在乾隆二十年,命人把儒家经典译成满文。因《四书》为初学所必读,故先

  • 范文忠集

    十二集。明范景文(1587-1644)撰。范景文,字梦章(一作梦叔),一字质公,号思仁,吴桥(今属河北省)人。万历四十年(1613年)进士,除东昌推官,擢吏部主事。天启间,迁文选员外郎,文选郎中。官至

  • 吟秋小草

    一卷。清钱绿云撰。钱绿云,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此书刊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宜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