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河北通志稿

河北通志稿

四十七卷,附目录一册。河南通志馆修,民国王树楠、张国淦等纂。王树楠(1857-1936),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河北新城县人。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一岁入省城保定府莲池书院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他参预了续修《畿辅通志》的纂修工作。光绪八年(1882)应冀州知府吴汝纶邀请,兼任信都书院主讲,讲授经史。光绪二十年(1886)中进士,授为工部主事。次年出任四川省青神县知县,十七年(1891)调任资阳县令,二十年(1894)调富顺知县,二十一年(1895)革职,旋聘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府。翌年,又应陕甘总督陶模的聘请,赴兰州任事。后历任甘肃省宁夏府中卫县县令、甘肃平庆、兰州诸道等官职。后为新疆候补道。光绪二十三年(1897)入新疆,署布政使,主管一省财政、民政。民国三年(1914),北洋军阀政府开清史馆纂修清朝史,王树楠以总纂起聘入馆。1928年,应张学良邀请,出任萃升书院主讲。1930年后,回北京定居,从事著述,1936年正月于北京而终。王树楠一生以学问名世,能诗善文,尤精经史之学。他一生参与修纂方志之多,超过他人。其所纂有《新疆图志》、《奉天通志》、《新城县志》、《法源寺志》,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王树楠主张方志应“记地事、道地慝、辨地物、知地俗、以求地应”,并认为“志者史之例也。史记一国之事,则去取不得不严,志记一隅之事,则去取不得不宽。故省、府、县志递加详焉。”这些原则一直被后人所遵守。张国淦(1876-1959),字乾若,又字仲嘉,号石公,湖北蒲圻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又二年考取内阁中书。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设考察政治馆(后改为“宪政编查馆”),张国淦招入馆任馆员。1912年4月他受袁世凯器重,任国务院铨叙局局长、秘书长、教育总长。1926年7月,他开始专心致志地从事史地调查研究和写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当选为北京市人民政协委员,1955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其主要著述有:《中国古方志考》、《〈永乐大典〉方志辑本》、《黑龙江志略》、《芜湖乡土志》、《续修河北通志》以及《辛亥革命史料》、《潜园诗文集》等。《河北通志稿》民国二十四年(1935)河北省通志馆铅印本。县沿革表一卷、水道篇六卷、关隘六卷、古迹十二卷、艺文八卷、方言二卷、人物六卷、列传四卷、旧志源流二卷,共四十七卷。此志特点是统计图表较全,包括土地统计比较表、村镇表、气温比较表、气温变差表、雨量比较表、雨量变差表、东亚气压分布图、本省雨量分布图、地质统计比较表、地质剖面图、土壤分布图、山脉图、水道图、水道变迁图、历代职官表、交通统计比较表、学校统计、卒业人数统计、户口比较表、历代户口盛衰比较表、近三十年田价比较表、近三十年工价比较表、外货输入土货输出比较表、近三十年物价比较表、矿区图、全省矿产统计表、各县湖泊表等。《河北通志稿》尚有未刊印稿本六十二册,藏于湖北省图书馆。其中河北省志料十册,燕京道志料十四册,合计志料二十四册。另外三十八册为:序、凡例、目录一册;地理志:疆域(市集表)、气候、地质各一册,关隘三册,古迹(园亭宅墅)一册,封爵二册,赋税(田赋、盐税、关税、厘金印花、烟酒税、财政预算表)十一册,交涉(通商、租界、驿站)二册,警政(各县概况)一册,教育(学制)二册,水利(津梁、堤闸)、恤政(仓储表)各一册;民事志:风土(谣俗、礼俗、水道述略)一册;食货志:(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矿产、物产)四册;文献志:(官绩、金石)五册。

猜你喜欢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见《证类本草》。

  • 丁野鹤先生诗词稿

    八种,二十卷。明末清初丁耀亢(1599-1669)撰。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紫阳道人、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明末诸生,入清后,曾任容城教谕。其著作多为诗词及传奇剧本,另有小说《续金瓶梅》,内容荒诞秽亵

  • 为善最乐

    不分卷。作者不详。此传奇写北宋沂国公王曾父子之事。明传奇《百顺记》即写王曾事迹,此书当为清人在旧本基础上改编润色而成。全书分为三段:第一段十三出,第二段五出,第三段十出。其故事大略为:北宋时王宗元平生

  • 大德昌国州图志

    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元冯福京修、郭荐纂。《四库全书总目》据天一阁藏本著录,误题作者为冯复京。福京,潼川(今四川三台)人,昌国州(今浙江定海)判官;郭荐,里贯未详,鄞县教谕。宋熙宁六年(1073)置昌

  • 许君年表

    一卷。清陶方琦(1845-1884)撰。方琦字子珍,号兰当,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进士,官至编修。治文字学,著有《淮南许注异同诂》、《字林考逸补本》等。《后汉书》无许慎生卒年月,清严可均《许君事迹

  • 铜梁县乡土志

    三卷,清夏云程等纂修。夏云程,邑人。《铜梁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抄本,共三卷。首载学部所颁例目,其宣示意旨,略为奏定学堂章程。所列初等小学堂学科,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

  • 宝盘斋石刻

    一卷。清王福田得宋人书双钩本。其从子王锡寿刻石。王福田字心耕,为著名书家张叔未之友。王锡寿字瑕斋。藏周史颂铜盘,王福田以为斋名。此本为宋人二诗,经梁同书鉴定认为是苏东坡手迹,但观此书行笔单弱,气象迫促

  • 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专门解释《左传》纪时、纪月和纪日的褒贬义例,分二十五项:(1)元年例,(2)春正月书王例,(3)春正月不书王例,(4)空书时月及时月不具例,(5)晦朔例,(6)闰月例,(7)月例,

  • 易象

    二卷。清王明弼撰。王明弼字亭二,陕西人。康熙时官至凤翔府教授。该编取六十四卦大象将本义列于前,而各敷衍数语于后,实无发明。《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春秋合诚图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合诚图》、《合谶图》。多叙古帝王之事。天人感应,以诚相通,人神相感,以图示意,故名《合诚图》。篇中言黄帝、赤帝的形貌以及受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