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定公年谱
一卷。清梁国治(17231786)自述,其子梁承云等续补。国治字阶平,号瑶峰,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卒谥文定。工书法,著有《敬思堂文集》。此谱编者自记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其下四年为其子承云等所补,又于原谱下间附小注,后有跋语。此谱无刊本,有稿本。清稿本及传抄本尚不知藏于何处。
一卷。清梁国治(17231786)自述,其子梁承云等续补。国治字阶平,号瑶峰,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卒谥文定。工书法,著有《敬思堂文集》。此谱编者自记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其下四年为其子承云等所补,又于原谱下间附小注,后有跋语。此谱无刊本,有稿本。清稿本及传抄本尚不知藏于何处。
三十卷首一卷,清杨英灿纂修。杨英灿,曾任安县知县。安县志始修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张仲芳,分十六目,以四门统之。除建置外,另以庶富教为三门。嘉庆十七年(1812)四川修通志,檄徵邑乘,杨英灿因
十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详见《新唐书》条。欧阳修早年即喜搜集碑刻,凡有所闻,便多方求取。朋友馈赠拓片和实物,更增加了他集古的完备性。自仁宗庆历五年(1045)开始整理,至嘉祐七年(1062),历时十
二卷。清杨芳灿(1753-1815)著。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无锡人。乾隆拔贡,授甘肃伏羌知县,官至户部员外郎。工诗与骈文,著有《吟翠轩初稿》、《真率斋词》等。本书为杨芳灿词集,二卷,共录词一百九
二十四卷。明庄起元(约1625年前后在世)撰。庄起元,字仲孺,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此集大抵为应酬之作,下至吏牍、公移、告示,无不汇录。且编次繁复,目中
不分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事迹见《观古堂诗录》条。此集为作者辛亥(1911)以前所作,大都酬应之文,然明白醇实,固非泽于古者深,不能有此典雅。辛亥(1911)以后所作《陈氏庚焕、衢州孔
六卷。明钱一本(1539-1617)撰。钱一本,详见《像象管见》条。该书在《像抄》的基础上,又舍数而言理。其言理,舍天而言人;其言人,又舍事而言心;推而至于性命。体例近乎语录,论说又多支离。如谓许由让
二十九种,七十五卷。清李瀚章编。李瀚章字筱荃,安徽合肥人,为李鸿章之兄。太平天国起义时,跟从曾国藩,后官至两广总督,卒谥勤恪。是书所收略分四部,经部收清庄有可《周官指掌》五卷等。史部收清钱大昭《三国志
一卷。清任云倬撰。此书分旁通、反复、上下易三项,对易象中的互体、卦变及阴阳消息、当位不当位等都条分件系,并证之以卦爻进行疏证。按旁通义例,本出自虞翻,并非六十四卦都可以旁通。上下易和反复,也不能同旁通
一卷。不著撰人。据考当为唐五代之作。书中言灸不言针,显与王焘所作《外台秘要》极言针能死活人之说暗合,当有师承关系。书前有小序一首,句式整齐,骈丽对偶,述撰作要旨:“四大成身,一脉不调,百病皆起。或居偏
六卷。明阎尔梅(1603-1662)撰。阎尔梅,字用卿,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江苏沛县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弘光时,清军南下,曾劝史可法进军山东以图恢复。其后又因参与抗清活动,为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