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集传辨疑

春秋集传辨疑

十卷。唐陆淳(详见《春秋集传纂例》)撰。此书是陆淳转述啖助、赵匡两家攻驳三传之论的书。《纂例》一书,啖助排比科条,阐明笔削之旨,其攻击三传之论,只总举其大意。而此书则列举未入《纂例》之三传文,条列其失,逐字逐句加以诘难,所以称之“辨疑”。其所述以赵匡之说为多,啖助之说次之。卷首有《凡例》一篇,共十七条,申明所以删节传文之宗旨,而其舍取之义,仍按经文年月以次论说。此书之驳正三传之论往往中的。如隐三年“宋公和卒”,《左氏》云:“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饷之,命以义夫。”其驳之曰:“若宣公本知穆公反让其子,且让以求名,乃是诈也,何足美哉!”又隐元年“春王正月”,《公羊》曰:“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驳之曰:“若言春正月王,则不成文理矣,何用解乎?”《公羊》又曰:“不言‘即位’,成公意也。”驳之曰:“此乃直明公本意,又是事实,何名‘成’哉!”如此之类,颇为精核。但因其宗旨在深究经中大义,与《公》、《穀》无异,故其论亦不免于臆断。如隐五年“郑伯克段于鄢”,《左传》记郑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驳之曰:“岂子囚母乎?此《传》近讹矣。”若此种不信史文而臆断之例,此书亦多见。现存明嘉靖三十八年刻本、清汪文藻问礼堂刻小字本、龚翔麟玉玲珑馆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黄洛村集

    二卷。明黄宏纲撰。宏纲,字正之,鄠都(今陕西户县)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官至刑部主事。此集乃其孙宜璞所刻。上卷《书翰》,多与邹守益、罗洪先、聂豹辈讲学之语,盖宏纲师事王守仁、傅

  • 谈书录

    一卷。清代汪师韩(1707-?)撰。汪师韩字抒怀,号韩门,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进士,官居编修。有《上湖分类文稿》、《观象居易传笺》、《孝经约义》等著作。此书是作者的札记,中间夹有号证与议论,

  • 东塾丛书

    七种,三十九卷。清陈澧撰。该丛书分两函,初函五种,《汉儒通义》七卷,讲汉儒解经特点;《声律通考》十卷,考古今声律;《切韵考》六卷外篇三卷,校《广韵》以考陆法言原书;《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七卷,并附《考

  • 洞仙传

    一卷。宋无名氏撰。书中载录自元君而至姜伯真共七十七人传。其中含有徐福(秦始皇时人)、郭璞(晋人)、寇谦之(北魏人)、于吉(东汉人)等诸名神仙人物。考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书目皆

  • 刘左史集

    四卷。宋刘安节(约1115年前后在世)撰。刘安节,字元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起居郎擢太常少卿,出知饶州,迁知宣州,卒。刘安节与弟刘安上曾从师于程颐,以学行

  • 甘泉县续志

    二十九卷,首一卷。钱祥保等修,桂邦杰纂。钱祥保、桂邦杰,生平俱见本书民国《江都县续志》。此志主要继前志后,记甘、江合并前三十年中邑内之事。记事下限断至清宣统三年(1911),惟《人物》门目,殁于民国者

  • 易宪

    四卷。附《卦歌》一卷,《图说》一卷。明沈泓撰。沈泓字临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此书征引诸家《易》说以证朱熹《本义》,没有载《本义》原文,但全书宗旨全部与本义

  • 云东拾草

    十四卷。《附录》一卷。明韩世能(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韩世能字存良,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著有《云东拾草》。世能以鉴藏书画名一时,

  • 钟台集

    十二卷。明田一俊(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田一俊,字德万,福建大田人。生卒未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事迹具载《明史》本传。著有《钟台集》。一俊出身严苦,家无全资。为侍讲时,以

  • 浩然斋雅谈

    三卷。宋周密(1232-130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又号弁阳萧斋。山东济南人。理宗朝官浙江义乌县令,宋亡不仕,自号泗水潜夫。其人著作甚丰,以辑录旧闻者居多,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