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考

春秋考

十六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叶梦得之治《春秋》,多有攻击三传者,而此书是旨在申明其所以攻击三传,只是根据周代法度典制以为断,并非自己所臆测。所以书中所言皆讨论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此书辨定考究,无不精详。《四库提要》亦誉此书“其文辨博纵横,而语有本原,率皆典核”。今观此书,其持论较为平和公允,较少凿空之论。如其云:《春秋》者,古史之凡,而其目则在史”。又云:“《公羊》张三世、藉位以鲁以托王义、黜周为二王后,不足据。”又云“《春秋》虽讳国恶,但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不为贤者讳。”虽不尽正确,但较诸儒之说《春秋》者,则稍胜一筹。叶氏好发新说,如此书《统论》释《春秋》书名云:“春者,阳之中。秋者,阴之中,天道所以生杀万物者;《春秋》赏罚之法,法者天也,岂古之史概以是为名,特鲁能守之不易乎?”此书于宋宁宗开禧年间由其孙叶筠刻于南剑州,元程端学《春秋三传辨疑》多引其说,可知其时尚有传本。明代藏书家皆不著录,可知已佚。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其内容占原书十之八九。现存有宋开禧叶筠刻本、闽覆本。

猜你喜欢

  • 隶篇

    十五卷,续十五卷,再续十五卷。清翟云升(生卒年不详)撰。云升字文泉,又字舜堂,掖县(今属山东)人。桂馥弟子,道光二年(1822)进士,官国子监助教。是书采取汉魏以来金石砖瓦等器物上的隶字,各依其偏旁,

  • 读韩非子札记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韩非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二种书。书中对《韩非子》一书作了颇为详尽的校释,其中对一些错误的纠正非常可信。当然书中也不乏依据主观擅自改动之处。《续四库全

  • 郑康成年谱

    一卷。清沈可培撰。可培字向斋,浙江嘉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曾任江西上高知县,罢官后掌教山东泺源书院。谱主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此谱事实据郑玄本传,岁

  • 尊道集

    四卷。清代朱搴撰。朱搴字良一,黄陂(今湖北中部)人。此书成于1697年。全书宗旨在于宣扬程朱一派理学,抨击陆王学说。第一卷为“圣贤前编”,即编载孔子及孟子的事迹和后人的评论;第二卷为“伊洛渊源录”、第

  • 学统存

    二十四卷。清宋士宗(生卒年不详)撰。宋士宗字司秩,号昆圃,星子(今江西星子县)人。雍正举人,官南丰教谕。著有《史学正藏》。《学统存》是宋士宗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分二十四门,各为一卷,大多是摘录前人之说

  • 潍县志

    九卷。清王珍修,陈调元纂。王珍字鲁庵,陕西临潼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年(1671)任潍县知县。陈调元字巽甫,一字鸥盟,邑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宁津知县,后升任刑科给事中,清任行人司司正,

  • 四书备检

    二十卷。清李扬华撰。扬华字实蕃,清泉(今湖南衡阳县)人。是编分天文、地域、山水、象数、理气、圣贤、本纪、列传、兵法、政典、工用、乡党、物类,共十三类。不能列入各类,以及为各类所遗漏者,另作余论三卷,附

  • 小瀛洲社诗

    六卷。明钱孺谷、钟祖述同编。钱孺谷、钟祖述二人的字号生平均待考。嘉庆中襄阳府(今湖北襄阳等地)知府徐咸致仕归海盐(今浙江嘉兴),筑园城,名小瀛洲。招同邑布衣朱朴、思南府(今贵州思南等地)知府钱琦、福建

  • 庸闲斋笔记

    八卷。清代陈其元(生卒年不详)撰。陈其元字子庄,官至江苏道元。此书以杂记掌故、旧事、考订史事、典制等为主要内容,其中记载的前人佚事及清代掌故有一定参考价值,另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古书版本评议、官制评议等

  • 苍雪山房稿

    一卷。清朱纲(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朱纲字子骢。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一作高唐)人。由贡生捐授兵部主事,官至福建巡抚,卒谥勤恪。纲与兄缃、绛皆学诗于王士祯,本集为王士祯所评定。诗颇清浅。有清初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