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诂

春秋左传诂

二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清代著名学者,先世居歙县(今属安徽省),后落籍阳湖(今江苏常州)。乾降庚戌(1790)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后因言事谪戌伊犁,不久赦归,改号更生居士。博览群书,精研经史、音韵、训诂及舆地学,诗文也称名家。经学与孙星衍齐名,诗与黄景仁并称。著作除《春秋左传诂》以外,还有《公羊穀梁古义》、《六书转注录》、《三国疆域志》、《东晋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西夏国志》等。诗文有《卷施阁诗文甲乙集》、《更生斋诗文甲乙集》,后人合其他遗著辑为《洪北汇全集》。洪亮吉认为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往往望文生义,不遵古训,于是搜采汉代学者贾逵、服虔等人旧注以及魏、晋、唐、宋说经诸书,也对后代学者之说时有采用,成《春秋左传诂》二十卷。分《春秋》经为四卷,《左传》为十六卷。训诂则以贾逵,许慎、郑玄、服虔为主,地理则以班固、应劭、京相旸、司马彪等为主,而对晋以前的舆地图经酌取。凡是用贾逵、服虔旧注的,注明“杜取此”,用汉魏诸儒旧注的,注明“杜本此”,用京相旸、司马彪诸人之说,注明“杜同此”,以示区别。对旧注中的古音、古字、俗字,依汉唐石经残本、《经典释文》及先儒之说信而可征者进行校正,疑者阙之。目的是为了保存《春秋》古学。洪亮吉曾说自孙炎反切之说出而汉魏之音亡,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出而汉儒训诂失。此书主要在于明训诂、释地理,以纠正魏晋以后对《左传》的虚造附会之说,特别是对杜注孔疏批评较多。该书一反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的体制,依《汉书·艺文志》的著录,将经、传离析独立,分为经四卷、传十六卷。该书对研究《左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道光八年(1828)刊本、光绪四年(1878)授经堂重刊本、《皇清经解续编》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备要》本。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校点整理本。

猜你喜欢

  • 忠义录

    ①十四卷。明王蓂(生卒不详)撰。王蓂,字时祯,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忠义录》从历代史传搜罗有关忠义事迹,分类编排而成,以伯夷以下597人为上,张良以下

  • 周易互体徵

    一卷。清俞樾撰。作者认为《易》有互体乃先秦古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之筮云:“风为天于土上,山也”。其注为“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可知在孔子之前已有互体之说。此书从周易三十卦中取三十八爻论证互

  • 察哈尔通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民国宋哲元修,梁建章纂。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人,历任冯玉祥部下师长、二十九军军长、察哈尔省主席。1935年《何梅协定》后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梁建章,字式堂,河北大城人,清末举人

  • 雪堂砖录四种

    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撰录。四种为《砖志征存》一卷、《楚州城砖录》一卷、《地券征存》一卷、《恒农砖录》一卷,均为辑录砖文之著作。《砖志征存》为罗振玉所辑,其自序云:“古无志墓之文,葬时烧砖造圹,放砖上,

  • 西村省己录

    二卷。明顾谅(生卒年不详)撰。谅字希武,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西村乃其别号,洪武中以荐为无锡县教谕。该书所录,皆关于修省之论。《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大旨醇正,词亦平近易晓,然持论未免稍迂”。此书一

  • 墨子平议

    三卷。清俞樾(1821-1906)撰。樾字阴甫,又称曲园先生,浙江德清人。曾中道光进士,任翰林编修等职。著作有《诸子平议》、《诸子平议补录》等。《墨子平议》为《诸子平议》中的第四种,共三卷。在这部著作

  • 三正考

    二卷。清吴鼐(详见《易象约言》)撰。此书为研究《春秋》历法所作。《春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汉晋诸儒皆以为周正,至唐刘知几《史通》始提出用夏正之说。宋代大儒程颐因《论语》载有孔子“行夏之时”一语,遂提出

  • 西吴里语

    四卷。明朱雷(约1544前后在世)撰。朱雷,自号市隐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朱雷生平不详,只知其平生好博览史传并稗官小说之书。著有《西吴里语》,前有自序。这部书编成于嘉靖中,内容全都是吴兴的轶事,

  • 梦窗稿

    四卷。《补遗》一卷。宋吴文英(约1212-约1272)撰。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其词字句工丽,音律和谐,与周密齐名,并称“二窗

  • 明尺牍墨华

    三卷。清黄本骥(生卒年不详)编辑。黄本骥字仲良,一字虎痴,湖南宁乡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黔阳教谕。著有《圣域述闻》、《嵰山绀雪》等。入清以来社会上尚保存着不少有关明人的尺牍。黄本骥认为在短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