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地名考略

春秋地名考略

十四卷。高士奇(1644-1703)撰。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诗人。康熙时以国学生参加会试不中,乃卖文自给。其书文偶为康熙帝所见,遂特命供奉内廷,官詹士府少詹士。因植党营私被劾,解职归里,后复召入京,官至礼部侍郎。能诗,善书法,精鉴赏,所藏书画甚富。平生著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左传纪事本末》、《清吟堂全集》、《江村消夏录》、《扈从东巡日录》、《松亭行纪》、《北墅抱翁录》等。康熙二十四年,高士奇奉敕撰《春秋讲义》,因考订地理,撰成此书奏进。然据阎若璩《潜丘札记》,则此书之实际作者乃徐善(字敬可,《四库提要》作徐胜,误)。其书以《春秋》经传地名分国编排,首列国都,次及诸邑,每一地名之下,先录本文,次详杜注,然后以先儒注疏及各史志传参考之。其《自序》云:“元凯所注,十得八九,其有阙而失据者,则京相旸之《春秋土地名》三卷、郑樵《春秋地名谱》十卷,杨湜《春秋地谱》十二卷,以及郦善长注《水经》、陆淳《春秋纂例》、张洽《春秋集传》多所考居,补元凯所未备。”其书考证颇为精核,如:“瓦屋”条云:“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杜注:周地。臣谨按:《传》称会于温、盟于瓦屋,瓦屋距温当不远,故杜注言周地也。或言东昌府濮州观城县四十里有瓦屋城即三国会处,去温甚远,不可从。”又“邬”条云:“隐十一年王取邬、刘、蔿、邗之田于郑。杜注,邬刘二邑在河南,缑氏县西南有邬聚、西北有刘亭。蔿、邗,郑邑。臣谨按:乌有二,《后汉书》缑氏有邬聚,即此地,今在偃师县西南;晋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在汾介休东北。”其书由于是进呈御览之作,故清儒颇为推重。徐乾学《序》赞其“搜采之博,考辨之精”,“其用心之勤,则在乎贯通全经”,“此书非直元凯功臣,抑且为《禹贡》职方之嫡系”。朱彝尊《序》亦称其“考迹疆理多所厘正,简矣而能周,博矣而能要,无异聚米画也,振衣而挈其领也”。然此书亦时有贪多炫博,转致琐屑之弊。如鲁庄公筑台临党氏,遂立“党氏台”一条,而党氏台实与地名无关;又如晋以先茅之县赏胥臣,遂立“先茅之县”一条,却又不指明为何地。如此之类,曾是过求详备之失。揆其原因,大抵因其为进呈御览之作,故宁滥而勿缺。现存康熙二十七年高氏清吟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全唐诗说

    一卷。诗评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详见《弇山堂别集》辞目)。是二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实则割削王世贞《艺苑卮言》抄为两卷。王世贞著作,初无此二名。《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

  • 别本学文堂集

    四十七卷。清陈玉璂(约1681前后在世)撰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少有大志,读书勤苦,每至夜半,两眼欲合,就用艾灼臂,学有所成,凡天文、地志、兵刑、礼乐、河渠、赋役等等,皆研究

  • 中铨

    六卷。明汪应蛟(生卒年不详)撰。汪应蛟字潜夫,婺源(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兵部主事、南京兵部尚书等职。为人亮贞有守,视国如家。著有《古今彝语》等书。此书为作者的讲学之语,起于万历十五年(15

  • 御定清文鉴

    共四十六卷(《御定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总纲》二卷)。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傅恒等奉敕撰。这是一部官修的满文分类辞典。满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期满文,俗称“无圈点满文”

  • 古今文字通释

    十四卷。清吕世宜(生卒年不详)撰。世宜字西村,福建同安人。举人。卷首有咸丰三年(1853)吕氏自序及其门人陈棨仁、林维源两序。是编取《说文》九千字中有重文者、或体者、经典异文者、篆隶省变者、假借者、通

  • 通历

    又名《通纪》 十五卷(缺前三卷),唐马总撰,孙光宪续。马总(?-823),字会元,扶风(今属陕西省)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以后,为义成节度使姚南仲从事。十六年,监军薛盈珍谮之,贬为泉州别驾,后

  • 敬亭集

    十卷。《补遗》一卷。明姜采(1607- 1673)撰。姜采,字如农,山东莱阳(今烟台)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江苏仪真(今仪征)县知县,擢授礼科给事中。因建言遭廷杖,谪戍安徽宣州卫。后流寓苏州

  • 月满楼诗别集

    八卷。清顾宗泰著。顾宗泰字景岳,号星桥,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官高州知府。工诗文,家有月满楼,著有《月满楼集》。是书凡八卷,大体可分三部分,即咏史诗,宫闱诗和遣怀诗。其中咏史诗包括晋十六国,北齐、五代

  • 列女传、续列女传

    《列女传》又名《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约前77-前6)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宗室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历任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成

  •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详见《五代两宋监本考》条),初入罗振玉东文学社,得罗赏识和长期资助。曾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早年赴上海时务报馆掌书记事。受康德、叔本华、尼采思想学说影响。光绪二十九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