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急就篇直音

急就篇直音

一卷。清王祖源(生卒年不详)撰。祖源原名伯濂,号莲塘,山东福山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官兵部主事,外任四川龙安府知府。是书旨在说明《急就篇》的韵读,以便学者口诵。王氏认为,古本《急就篇》以六十三字为一章,只均字数,不注音韵;而用韵之句,多有在章首者,初学分日程功,不便口诵。于是仍用《玉海》本音,依颜(师古)、王(应麟)而改用直音。遇韵字有古音者,以大方围识之。截句专以音韵为主,不依古本六十三字为一章之旧。如古本第一章“急就奇觚与众异”至“高辟兵”不叶一韵,改“急就”句至“勉力务之必有喜”为一段,以笔乙之。以下“请道其章”至古本第六章“桥窦阳”为一段。末后附“齐国给献素缯帛”二章。是书成于光绪六年(1880),有《天壤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颍川语小

    二卷。南宋陈昉(生卒年不详)撰。陈昉字叔方,号节斋,温州(今浙江温州)平阳人。以父任荫补得官,历任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卒谥清惠。此书主要考究典籍异同、朝廷掌故等,与洪迈《容斋随笔》体例十分相似。其

  • 华阳文集

    十二卷。明宋仪望(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见《华阳馆文集》条。此集皆其杂文,卷数相合,是宋仪望的原本。惟许宗鲁、张献翼诸人所作诗集序,皆附录集末,未喻何故,或装辑者误欤。然重编之本,仅有诗五卷

  • 小鸥波馆诗钞

    十卷。《补》二卷。《词》一卷。清潘曾莹(1808-1878)撰。潘曾莹字申甫,别字星斋,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咸丰时任吏部左侍郎。书学米芾、赵孟頫;画以徐渭为宗;工诗词,尤长史学。著有《题画诗》、《画

  • 春秋夏正

    二卷 清胡天游(1696-1758)撰。天游本姓方,一名骙,字稚威,一字云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雍正己酉(1729),副榜贡生,乾隆丙辰(1736)举博学鸿词,辛未(1751)举经学。他认为,不知

  • 孝经左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十条,其中“不孝敬,痹在喉,寿命凶”一条,“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以自彰,务一德也”一条,“孝之瀰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一条,《群书征引》未载。“天子孝,天龙负图

  • 榕村集

    四十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作者生平详见《周易通论》(辞条)。是集为乾隆元年(1736年)其孙李清植所校刊,其门人李绂为序。惟诗下注自选字,则余皆清植排纂。凡《观澜录》一卷,《经书笔记》

  • 凤山郑氏诗选

    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7)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迁南户部郎中。著有《易经通论》等多部书。此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郑孔道,号一所,

  • 乐经以俟录

    明瞿九思撰。瞿九思有《春秋以俟录》已著录。该书首以十二律衍为十二月令,摹仿《礼记》内容,颇为芜杂。他解释用宫逐羽而清角生,引商刻羽而流徵生,认为凡是乐调每均自下而上。因为下宫居于羽调的羽位,似乎是以宫

  • 起起穀梁废疾

    一卷。清廖平撰。该书是他所撰《穀梁春秋外编》中的一种。按: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撰《穀梁废疾》,排斥《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撰《起废疾》驳斥何休。廖平撰《起起废疾》,对何休、郑玄二人的观点加以折衷。他认

  • 古今冬至表

    四卷。清谭沄撰,沄生平不详,湖南湘潭人。《元史·历志》有六历冬至,开载鲁献公戊寅,讫至元庚辰,四十九事。纪大衍宣明纪元统天重修大明授时时刻之异同。清梅文鼎,因之作《春秋以来冬至表》,删去献公戊庚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