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御选唐诗

御选唐诗

三十二卷。《附录》三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选。此书为唐诗选集,共三十二卷。卷一至卷六为五言古诗;卷七至卷九为七言古诗;卷十至卷十六为五言律诗,附六言律诗三首,并有五言律诗补编;卷十七至卷二十二为七言律诗;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为五言排律,附七言排律一首,并有五言绝句;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二为七言绝句。卷前有玄烨所撰《御选唐诗序》;内题“总阅陈廷敬,校勘官励廷仪、蒋廷锡、张廷玉、赵熊诏”,并有缮写、纂注、校录、监造等四十五人。《序》中说:“取其尤者汇为一编,古风近体,各以类相从;命儒臣依次编注,朕亲加考订,一字一句,必溯其源流,条分缕析;入选作家有小传。其有征引讹误及脱漏者,随谕改定。”由此可知,此书称“御选”,并非虚美,玄烨确曾参预其事。此书是在康熙诏令编纂的《全唐诗》成书后编选的,编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入选之诗虽风格不一,却“以温柔敦厚为宗”。其忧思感愤,倩丽纤巧之作,虽工不录。是书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曼陀罗华阁丛书

    十六种,一百四十八卷。清杜文澜(1815-1881)编。杜文澜字少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官至江苏道员,两淮监运使。著有《平定粤寇纪略》、《古谣谚》等书,均收入此丛书。《平定粤寇纪略》记自道光三十年

  • 阅藏知津

    四十八卷。明代释智旭编撰。智旭生平事迹详见《灵峰澫益大师宗论》辞条。《阅藏知津》一书,为目录体佛学之书。自明崇祯八年至清顺治十一年(1635-1654)历时二十年成书。编撰此书的目的在于使阅读藏经的人

  • 万寿仙书

    四卷。清曹无极(生卒年不详)编撰。曹无极,字若水,金坛(今属江苏省金坛县)人。编撰有《万寿仙书》四卷。此书裒辑调息导引之法,又采入崔子玉《座右铭》、范尧夫《布衾铭》。此书强调守静默、寡嗜欲为黄老养生之

  • 河上易注

    十卷。清黎世序撰。世序初名承惠,号湛溪,河南罗山人,嘉庆进士,官至南河总督,为一代治河名家,卒谥襄勤。《河上易注》概为其治河时所著。此书以义理与象数并重,认为程传本义空演义理不求象数,不足取。其欲融汉

  • 切韵指掌图

    二卷。传本卷首有署名宋司马光的序文,过去很多人认为本书为司马光所作,宋董南一《切韵指掌图序》云:“图盖先正温国司马文正公所述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切韵指掌图》,宋司马光撰。其‘检例’一卷,

  • 御解道德真经

    四卷。宋徽宗赵佶(1082-1135)撰。赵佶崇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他对《老子》极为推崇,认为“其辞简,其旨深,学者当默而深造之”。认为《老子》一书是周末道降德衰时,老子为明道德之常而

  • 孝经释疑

    一卷。明孙本撰。孙本字初阳,钱塘(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述有《孝经释疑》一卷,《古文孝经说》一卷。是书为问答体,一疑一释,以阐发其义,凡十八条,所见多当。本经引《尚书》一处,引《诗》十处,

  • 周易象义串解

    六卷。清罗昌鸾著。罗昌鸾,长沙人。此书作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作者研究周易,认为“象之所在,义即寓乎其中,用是节录朱子本义,旁采先儒,及近代名贤说纂辑而条贯之,庶几象昭而义亦昭”。因而此书以朱子

  • 春秋钻燧

    四卷。清曹金撰。金一名,字葛民,号柳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诸生。著有《古文原始》、《穀书诗集》、《穀书文集》、《穀书词集》等,汇编为《石屋书》。他认为《公羊春秋》已有孔广森、张惠言、刘逢禄穷究其奥

  • 涵清阁诗钞

    一卷。清董云鹤撰。董云鹤,生卒年不详,字松筠,江苏吴江人,王家榛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为《吴江三节妇集》其中之一。书前有张文虎、郑璜所作序言,有沈日富撰写墓志铭。共收诗三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