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应城县志

应城县志

八卷,清樊司铎修,吴元馨纂。樊司铎,字天木,直隶清苑(河北清苑县)人,进士,官应城知县。吴元馨,字达天,湖北襄阳人,岁贡,官应城教谕。应城自兵燹后,旧志无存,无文可考,无献可征。康熙八年(1669)樊司铎延吴元馨等,搜集四方碑记,凡残篇断简,可备掌故裨政治者,皆手录之,历三年,至十年(1671)始成书刻印。全志共八卷,卷一未分纲目,自舆图至仪礼,分十五类,卷二城池、公署、附行署等七类,赋役、附田赋等九类,卷三儒学、附学宫等十类。坛壝、寺观、兵事、武备、灾祥、恤政,各自为类,卷四秩官、附封爵等八类,卷五选举等八类,卷六循良传、师儒人物传、附名德类八类,流寓、徙籍、仙释各自为类,卷七艺文编,附文集,卷八诗集、附铎文。此志广搜博采,体例完备,分门别类八十六。唯仪礼附舆图、武备附儒学,编次殊无系统。樊司铎序称:旧志灰烬无存,又地僻不可得书,搜辑成编,粗存崖略,于县中典章文物,仅采一半。有康熙十年(1671)刻本。② 十二卷,清李可宷撰修。李可宷,字和阳,山东长山人,举人,官应城知县。康熙十年(1671)县令樊司铎修县志,二十三年(1684)知县齐国政续修未就,李可寀莅任,取樊志及齐县令所集未成稿本,补葺漫灭,芟除冗复,于雍正四年(1726)成书刻印。卷一舆地志、星野志、沿革志、山水考,卷二城池志、乡户志、风俗志,卷三职官志、礼仪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粮赋志、恤政志、军旅志,卷六选举志,卷七古迹志、祠庙志、祥异志、杂志,卷八循绩志,卷九至卷十人物志,卷十一卷十二艺文志,共二十纲,七十子目。樊志沿革山水等类,考据各书,颇为详尽,此编因之。田赋、学校、职官、选举等志,历时已久,其改易及增加甚多,自康熙十年(1671)以后事,此编依类续入,间有小引,说明原委。樊志所载人物志,遗漏诡谬之处,齐令采访各类,录得姓名一篇,此志重加参证。凡旌举、节孝、儒行、宦业、文苑及武功,增入各类,共数十人。艺文志,齐令所集诗文仅二十余首,此志踵而求之。此志依据樊志、齐稿,削芜详简补辑成书。其编列次第,也较有条理。

猜你喜欢

  • 女仙外史

    一百回。清吕熊(约1640-1722)撰。吕熊字文兆,号逸田叟,苏州府昆山县(今上海昆山)人。他性情孤傲,倜傥不群,学识渊博,曾多次被聘为地方官幕僚,但始终没有作官,平生流连山水,足迹遍天下。他的作品

  • 沈下贤文集

    十二卷。唐沈亚之(781-832)撰。沈亚之,字下贤,吴兴(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举进士,文学家,官至福建团练副使、历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栎阳令,登直言极谏科,参与平定李同捷判乱。乱平后遭嫉

  • 读史兵略

    四十六卷。清胡林翼(1812-1861)撰。胡林翼,字贶生,湖南益阳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咸丰三年(1853),由四川按察使调任湖北,镇压太平军。六年,升任巡抚,长期以湖北为中心与太平军作战

  • 蛾术篇

    八十二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嘉定县(今上海市)人。乾隆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十七史商榷》一百卷、《尚书后案》三十卷等。《蛾术编》是王鸣盛的一部杂考

  • 山房集

    九卷。宋周南(1159-1213)撰。周南,字南仲,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少聪颖,从叶适学。绍熙元年(1190)进士,为池州教授,官至秘书省正字。开禧年间召试馆职,因上书对策触怒权要,被罢官。著有《山

  • 钱南园遗集

    五卷。清钱沣(约1739-1795)撰。钱沣,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进士,初为翰林,后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曾诛甘肃昌赈折捐案罪首王亶望,劾诛山东巡抚国泰。平生清贫,刚直不阿。钱沣诗文向不存稿

  • 南吴旧话录

    二十四卷。清李延昰撰。李延昰字辰山,上海人,初名彦贞,字我生,生卒年不详。据《松江府志》云:李延昰卒时,“以书籍二千五百卷赠秀水朱彝尊”,可知为清初康熙年间在世。著有《放鹇亭集》和《南吴旧话录》。《南

  • 黄谷琐谈

    四卷。明李蓘(生卒年不详)撰。蓘字于田,内乡(属河南省)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提学副使。此书杂缀琐闻,中间参以考证。立论多驳正《孟子》。如第一条引宋儒心如谷种之说,认为出自《华严经》;

  • 释名补证

    一卷。清成蓉镜撰。成氏生平见“释饭鬻”。《释名补证》补证《释名》凡六十一条,大多翔实可信。其中有补毕疏之阙者,如《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

  • 别本尚书大传

    ① 三卷。《补遗》一卷。清孙之騄编。其生卒年不详。之騄字子骏,号晴川,又号南漳子。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清代著名学者。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教谕。性耿介,博学好古,尤专经学。著述颇丰,除编有《别本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