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崇阳县志

崇阳县志

①十卷,清高景之修,汪际炱纂。高景之,字星岩,山东胶州人,进士,官崇阳知县。邑志元以前无从考证。元代邑中隐士严士贞,撰《桃溪百咏》,将邑中乡宦乡贤、山川古迹、忠烈节孝、草木鸟兽、邑中事迹,分题载咏。明宣德间,邑人杨昞纂修县志,搜求旧志不可得,即以严士贞《桃溪百咏》为修志稿本,其多挂漏。迄万历十七年(1589),县令陈烘烈据杨志续修,间有损益,增益不多,即付梓。高景之莅任,细阅陈志,称其过于简略,命诸生各葺先世、科名、宦迹,与八十余年忠孝节义之事,汇稿投诸学舍,发凡起例,考伪增新,于康熙九年(1670)成书刻印。共十卷,足补陈志所不及。惜迭遭兵燹,此志散失,今所存卷九艺文、卷十通纪二册,卷末附刘体仁、汪际兖跋,卷首高景之、王应斗序及前八卷残缺无存。② 十卷,清黄袞修,郭彦博纂。黄袞,字龙章,直隶正定(今属河北石家庄)人,举人,官崇阳知县。县志康熙以前未曾修补。康熙九年(1670)高景之据明万历县令陈鸿烈志续修。雍正十二年(1734)县令李五惇偕邑人据高景之志续修,乾隆六年(1741),时距前志仅六年,因县人不惬意高志,爰请原通城县令郭彦博厘正,书成于乾隆六年(1741)。分十纲,六十目。前志选举附人物志,此志别立选举一类;前志礼制志,仅载风俗岁时,而家礼祀典未采葺,此志补辑分列;食货志、户口田赋经制物产,其增减损益丰盛,变化无常,时有不同,此志削繁杂芜,补遗漏;官师、人物等志,间有删除增补;地理志,自舆地形胜,全录前志无所变更。纶音、艺文、通纪等志,一遵前志,略有增加。前志仿史表例,叙事次第均横列,此志仿改编年纪录,分行直书。此志繁而不芜,简而不略,较胜于前志。③ 十卷,清曹学诗纂修,曹学诗,字以南,号震亭,安徽歙县人,进士,官崇阳知县。乾隆六年(1741)县令黄袞延郭彦博厘正,胜于前志。十六年(1751)曹学诗奉檄补修,翻阅黄志,所订纲目,赅括精当,乃遵黄志参酌损益,成书。乾隆十七年(1752)刻印。全书十卷。分十纲,六十目。地理类,方志以舆地为重要,汉下隽县治在崇阳,《水经注》载,澋水源流即隽水,前志皆未详载,此志稽诸书史,考沿革,证当时形势,确实无疑者即补录;纶音类,旧志每涉繁冗,凡列宸翰,有关政治风俗,国计民生,可编入国史、志乘始可采录。至于诰敕、封典,录及全文,简册过多,不足增重,此志仅录其存目,不备载文词。艺文类,旧志所采诗文,与县志有关者少,此志谨慎选择,凡属空文,虽属佳篇,概行删削。唯曹学诗自著之文,别为一编,颇觉不当。其余天文、建置、食货、官师、选举、人物、礼制、通纪等类,因距前志纂修不及十年,无多变更,一仍其旧,间有增损,而义例如出一辙。④ 十二卷,首一卷。清高佐延修,傅燮鼎纂。高佐延,字小川,广东顺德人,副贡,官崇阳知县。傅燮鼎,榜名笔可,字铁椽,本县人,副贡。此志于同治五年(1866)刻印。分十二类,六十目。此志条分缕析,眉目清晰。如礼乐志仿清会典,田赋志准《赋役全书》。职官、人物、艺文诸志,仿史例。名宦、乡贤列传,概为书名。官绅现存者不入传,士人生存者不编文,仅孝子、忠臣、烈女、节妇,各书行略,依类编存,以备之后修志者所采录。沿革、星野、形胜、风土,附入疆域,户口、田赋、物产,仓储附入食货,因事比附,各从其类。选举用表、人物用传,品行、勋业、节义、文章,大都自选举中来,故以与选举书,附传于表后,名选举志。以不与选举者,间附以传,名人物志,分门并列,二者可合为一,以供参考。此志于杂记志内增广摭一类,采列各条,附卷末,以警世而励俗。

猜你喜欢

  • 小重山房诗续录

    十二卷。清张祥河(1785-1862)撰。张祥河,字诗舲,甘肃华亭人。嘉庆举人,官至布政使、巡抚、刑部左侍郎。其人五岁入家塾,十二岁学诗,喜为古今体诗。致仕后宦迹几遍天下,历观山川名胜,辄以歌咏道其胸

  • 九峰精舍自课文

    二卷。清王棻(1829-1899)撰。王棻字子庄,号耘轩,浙江省黄岩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历主九峰精舍及清献、文达诸书院讲席,光绪二十四年(1898)赏加内阁中书衔。王棻论学不立门户,为文朴

  • 石潭存稿

    三卷。明刘髦(约1424前后在世)撰。刘髦,字孟恂,永新(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愿出仕,教援乡闾。著有《石潭存稿》、《覆瓿集》、《易传撮要》。是集由其子刘定之汇集成编,分

  • 新旧唐书杂论

    一卷,明李东阳(1447-1516)撰。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年间中进士,历编修、侍讲学士之职。弘治八年(1495年)由礼部右侍郎进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正德时官至少师兼太

  • 韩五泉诗集

    四卷。《附录》二卷。明韩邦靖(1488-1523)撰。韩邦靖生平详见《朝邑县志》(辞目)。本集乃其兄韩邦奇所编。共四卷。并以《志传》二卷附录于后。现存有嘉靖十六年(1537)赵伯一刻本,有嘉靖十九年(

  • 六科证治准绳

    见《证治准绳》。

  • 古俗字略

    七卷。明陈士元(生卒年不详)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进士,官至滦州知州。著作尚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孟子杂记》等。此书之体例仿颜元孙《干禄字书》,略有增减。也是以韵分字,所列

  • 松滋县志

    ①二卷,清李祖式、屈超乘修,李抡元纂。李祖式,字典企,陕西潼关卫人,选贡,官松滋知县。屈超乘,字克绳,河南闾乡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举人,继李祖式任。松滋设县创始东晋,元明以来县志无征,旧籍失亡

  • 潜颖诗

    十卷。何维棣(约1897前后在世)撰。何维棣字棠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四川侯补道。维棣为绍基之孙。维棣以能文鸣于时,其诗才思横溢,而维棣于经训、小学亦颇

  • 南岳总胜集

    三卷。宋陈田夫撰。陈田夫,字耕叟,自署曰隆兴改元重九日九真洞老圃庵苍野子,人称阆中道人。《南岳总胜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刊长沙叶氏《两环丛书》本,共三卷。上卷首峰峦灵迹,次岳祠,次历代帝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