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类编六种

小学类编六种

三十六卷,附刻一种一卷。清李祖望(1814-1881)编。祖望字宾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长于诗文,兼通小学。著有《古韵旁证》十四卷、《说文重考》十六卷、《说文统系表》等,均传于世。《小学类编六种》汇刊了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有影响的部分书籍。惠栋的《读说文记》对《说文》校勘精当详细。钱大昕的《说文答问》见解精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精深博辩;只因李祖望家中藏有他们两人的著述,故未列入此编。任大椿的《小学钩沉》、《字林考逸》二书,李祖望本已列入此编,但由于刊刻未就,仅有目录而无书。江声师事惠栋,著《古文尚书考》,集汉儒诸注,旁考他书,见解独精。研究训诂,著《六书说》,并自书刻石,传其学于子兰。姚文田长于《说文》之学,著《说文声系》、《说文校议》。《说文校议》搜罗广博,所证笃实。江沅曾师段玉裁,工诗文,善篆书,精研音韵训诂,尤擅许学。著《说文解字音韵表》十七卷,《说文释例》二卷。《说文释例》说释独精,诸家少见。陈寿祺通经史,工词章,著《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笺》、《越语古音证》等书。他的《说文经字考》博采众长,考证颇详。毕沅的《说文解字旧音》成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书辑录唐以前传注家所称的《说文解字》音,所辑按《说文》部次排列,注明所据书名。不过毕氏所辑往往误认俗字为正字,误识较多。因有胡玉搢《说文旧音补注》,以纠其谬。李祖望潜心许氏之学,汇刻此编,对研究《说文解字》实在是一大贡献。《小学类编六种》目录:清惠栋《惠氏读说文记》十五卷,清姚文田《说文校议》十五卷,清钱大昕《说文答问》一卷,清陈寿祺《说文经字考》一卷,清江声《六书说》一卷,清江沅《说文释例》二卷,附编清毕沅《说文旧音》一卷。有清咸丰间江都李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蒲室集

    十五卷。元释大诉撰。大诉字笑隐。生卒年不详。居杭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此集诗六卷,文九卷。前有虞集序,谓其“如洞庭之野,众乐并作,铿宏轩昂,蛟龙起跃,物怪屏走,沈冥发兴。至于名教节义,则感

  • 戊戌政变记

    九篇。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十七岁中举。师从康有为,人称“康梁”。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

  • 汉碑隶体举要

    一卷。清蒋和撰。参见《说文字原集注》。是编旨在比较隶书与楷书体制之殊,有加有省有借有讹,未可任意通写。特辑出与楷法不同者八百余字,分四声编次,各举其异体或体,所从所省,本字俗字同字,通用借用,其说多采

  • 反切释例

    一卷。近人曾广源撰。曾氏云:叔然作音而不作例,例自宋以来始有之。上字同声,声归本母,下字同韵,韵归本等,此沈氏存中之说也。上一字取同位,同位不论四声,下一字取同韵,同韵不论清浊,此江氏慎修之说也。同位

  • 庸吏庸言

    二卷。清刘衡撰。刘衡,江西南丰县人。嘉庆五年(1800)由副贡生考充官学教习,历任广东新兴及四川垫江、梁山、巴县等县知县。道光十年(1830)官至河南开归陈许道。书前有作者自序和郭尚先、吴寿椿二序。据

  • 元明事类抄

    四十卷。清姚之骃(生卒年不详)撰,龚骖文校,牛稔文复勘。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抄》是其摘录元明两代《西使记》、《经世大典》、《诗会小传》

  • 滦京杂咏

    二卷。元杨允孚撰。允孚字和吉。吉水(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未详。集后罗大已称:“允孚以布衣补被,岁走万里,穷西北之胜。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皆以咏歌记之。”此集载诗一百零八首。题为滦京

  • 高阳台

    除夜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

  • 南朝佛寺志

    二卷。清孙文川葺述,陈作霖编纂。孙文川,字伯澄。著有《读书斋诗集》十卷,多记咸同兵兴故闻,被誉为诗史。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平生留心金陵掌故,著有《金陵通传通纪》等书。六朝以来,佛教

  • 定山堂古文小品

    二卷。《续集》一卷。《杂序》一卷。《龚端公奏议》八卷。附一卷。《浠川政谱》一卷。《露浣园稿》四卷。清龚鼎孳(1615-1673)撰。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生平事迹见《定山堂诗集》条。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