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邱县志

安邱县志

二十八卷。明熊元修,马文炜纂。熊元字子贞,河南光州人,万历十二年(1584)进士,十三年(1585)授安邱知县。马文炜字仲韬,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确山知县。曾任德安、云梦、孝感,官至江西巡抚。著有《淮阳杂录》、《雁门集》。安邱县旧无志,熊元宰安邱后,欲加创修,恰好邑人前河津县令刘希孟告归在里,遂与其共谋修志之举。延刘希孟执笔,未及脱稿而刘希孟奉征赴部,事遂中止。不久复聘任邑人前都御史巡抚江西马文炜继其事。始于十六年,十七年三月而告成。《安邱县志》万历十七年刻本。全书二十八卷,分纪、考、表、传四纲,为:卷一总纪;卷二星野考;卷三山川考;卷四古迹考;卷五建置考;卷六典礼考;卷七雅乐考;卷八赋役考;卷九风俗考;卷十方产考;卷十一艺文考;卷十二历代地理沿革表;卷十三历代封建表;卷十四历代秩官表;卷十五历代贡举表;卷十六明兴以来貤封表;卷十七宦迹传;卷十八儒林传;卷十九事功传;卷二十文苑传;卷二十一武胄传;卷二十二高士传;卷二十三笃行传;卷二十四孝义传;卷二十五侨寓传;卷二十六列女传;卷二十七杂见传;卷二十八俷德传。此志以刘希孟所辑志稿为蓝本,马文炜子马应龙、马从龙负责博搜往牒,详咨近事,马文炜总其成。其综核详明,法度严整,取材宏丰。然人物诸传,琐分为十二类,显得琐碎芜杂。此志尚有康熙年间增补本和民国三年(1914)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玉井樵唱

    三卷。元尹廷高撰。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生卒年不详。遂昌(今属浙江)人。《遂昌志》称其大德年间任处州路儒学教授。顾嗣立《元诗选》谓其曾掌教永安,秩满至京,谢病归。其诗气格不高,但神思清雋,尚能不染俗气

  • 汉碑征经补

    一卷。清王仁俊辑。王仁俊生平事迹不详。该书题为《汉碑征经补》,而不言所补何人,亦无序例。所补内容,计有补《周易》二十一条,补《尚书》七十五条,补《礼记》四条,补《周礼》一条,补《左传》十条,补《公羊传

  • 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

  • 左史谏草

    一卷。宋吕午撰。吕午字伯可,歙县(今属安徽歙县)人。嘉定四年(公元1211)进士,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漳州知府。其事迹见于《宋史》本传。《左史谏草》收有吕午的奏议六首,后附其子吕沆的奏议一首、家传

  • 唐词纪

    十六卷。明董逢元撰。董逢元字善长,江苏常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共十六卷,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虽以唐词为名,而五代十国之作占十分之七。因时代既近,末派相沿,往往皆唐之旧人,无法截然分断。本书

  • 朱少师奏疏

    八卷。朱燮元撰。朱燮元,明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事迹详见《督蜀疏草》条。《朱少师奏疏》为其曾孙朱世卫重刊,书前有倪元璐撰写的行状,刘宗周写的墓志铭,末有世卫跋语。称刊印《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 毛诗古韵杂论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杂论古韵不局限于《毛诗》,盖因治《毛诗》而兼及其他。以为古时已有韵书,以《诗》证之,十五国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二千里,上自《商颂》,下至《陈》风等,千数百年之久,而用韵没有多大

  • 中和集

    三卷、后集三卷。元李道纯(1219-1286)撰。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号莹蟾子,都梁(今属湖南武冈县)人,居仪真长生观。撰有《三天易髓》、《全真集玄秘要》、《中和集》、《清净经注》、《道德公元》

  • 福宁府志

    四十四卷,首一卷。清李拔等纂修。李拔,字清翘,号峨峰,四川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福宁府知府。福宁府志,明曾数修。书皆无存。李拔任知府后,恐故实放失,又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纂成此书。乾隆二十四

  • 五教法

    [孙]子曰:“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故曰五教:处国之教一,行行之教一,处军之[教一,处阵之教一,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一。处国之教奚如?曰……孝弟良,士无壹乎?虽能射不登车。是故善射者为左,善御者为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