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古秘

孝经古秘

①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是书全据《开元占经》,与马国翰辑本相同。国翰所采“日已入而光复照兵起”条,“夏时两日并照”条,“失信则辰星缩,天下大水,岁不丰熟”条,“辰星冠珥帝不明,三月之中,亏阳灭弱,下力强阴,制政反蔽阳,佞人出,世有兵”条,“夫不信斗辅亡”条,是书均未收入,而增入“岁将大恶,金加于胃”一条,也出自《占经》。该书版本为《汉学堂丛刊》本。②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是书原缺撰人。《隋志》载《孝经古秘》、《援神》二卷,《孝经古秘图》一卷,书已佚。《古秘》、《援神》之目,不见经述,国翰以为纬类,盖当时别行之本,从《开元占经》辑得十一节,附录《孝经河图》一节,孝经谶一节,合为一卷。《孝经河图》,《隋志》无此目,国翰以为或是兼引孝经纬及《河图》,亦嫌无据。谶与纬,本各自为书,但流传的谶文尤为寥寥,姑且杂缀成编。该书版本为玉函山房刊本。

猜你喜欢

  • 淮军平捻记

    十二卷。清周世澄撰。世澄生卒年及里贯均不详。他行伍淮军多年,为表淮军战绩,遂据亲身经历以及有关疏章、文报、时论等撰成此书。记事起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赴徐州部署剿捻,迄同治七年(1868)秋张宗禹

  • 新兴县志

    三十卷,清刘芳纂修。刘芳,汉军正白旗人,举人,乾隆十八年任知县。元代薜里吉思始作新志,至康熙间时有续修。刘芳上任,下车观政,制度率略,图册残缺失册,典籍故志文献无徵,索旧志,稽核旧事,志已漫漶不识,时

  • 四书易简录

    十二卷。清刘葆真撰。葆真字眉峰,江西金溪(今江西金溪)人。是书卷首有郑任全、周天祐二序及凡例。书分上下截,上截列经文及朱注,下截列讲义。其讲义则列章旨于前,次列顺文诠叙,又次列剖析义蕴,自谓“逐章逐句

  • 吕氏春秋新校正

    二十六卷。清毕沅(1703-1797)撰。沅字纕蘅,号灵岩山人。曾著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此书据梁玉绳《吕子校补序》云:“会其事者卢抱经”云云。而沅说“同志如抱经前辈等又各有所订正,并列卢列审正、

  • 画壁遗稿

    一卷。清范承谟(1624-1676)撰。承谟,字觐公,号螺山,汉军镶黄旗(一作奉天辽阳)人。顺治八年(1651)更定八旗汉军考试之列,中试举人。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弘文院编修。官至福建总督。耿精忠

  • 檀弓辨诬

    三卷。清夏忻(1789-1871)撰。夏忻,字欣伯,其父銮,字德音,安徽当途(在马鞍山市南部)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为官婺源教谕。居京时,曾为师于白小山总宪家,恒孝廉,有耐心,曾授《诗经注疏》

  • 从戎纪略

    不分卷。清末朱洪章(生卒年不详)撰。洪章字焕文,贵州黎平人,咸丰六年(1856年)入湘军,从曾国荃转战江西安徽,积功擢至总兵。为曾国荃出谋并身先士卒攻下金陵。该书所记自道光末叶起,止于同治三年(186

  • 青囊奥语

    一卷、附《青囊序》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详见《撼龙经》)撰,《青囊序》是杨筠松弟子曾文(生卒年不详)撰。曾文辿,相传为赣水(今属江西省)人,因得杨筠松之术,后传于陈抟。撰有《青囊序》一卷。《青囊奥语》

  • 周易象义

    十二卷。宋丁易东撰。丁易东字汉臣,号石潭,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举进士第,官至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枢密院编修官。入元不仕,建石潭精舍,教授生徒,赐额沅阳书院,任山长。其生卒年未详。丁易东用功于易多年

  • 小楼吟稿

    一卷。清谢方端撰。谢方端,字小楼,生卒年不详。广东阳春人,谢仲埙之女,贡生刘宗衍之妻。此书有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重刊本。荔阴书屋有藏版,前有李调元原序,姜自驹刻书序,冯敏昌撰作者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