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易缉说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撰。王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平不详。田泽述刊书始末,称皇庆二年(1313年)四月湖广行省札付王申子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前邛州两请进士,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田泽为申送行省,咨都省移翰林国史院勘定,令本处儒学印造。《春秋类传》已佚,而此书仅存。其说易力主数学,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持论与先儒迥异,而于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唯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同时有玉井阳氏,著《易说》二卷驳之,申子又一一辨答,具见书中。然其辨论图书,仅前二卷、三卷以后,诠释经文,其言转平正切实,多有发明,故吴澄谓“王巽卿易虽与鄙说多不同,然皆祖本《程传》”,“其书最为平正稳当”。四库馆臣则说:“读是书者,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其解释上、下经较详,《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略,而斥《序卦》非孔子之言,但录其文,无一语之诠释。虽曰好为高论,亦李清臣、朱翌、叶适以来之旧说。其论易中错简、脱简、羡文凡二十有四,但注某某当作某,而不改经文,颇为四库馆臣所称。此书《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说《季目》有元刊本,又引何曰“吴任臣家有宋刻”,恐以元本为宋本。倪氏《宋志补》载之。《通志堂经解》本从抄本付刻。《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并收入。

猜你喜欢

  • 茗斋百花诗

    二卷。明彭孙贻(约1637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彭孙贻,字仲谋,号羿仁,又号管葛山人。崇祯中拔贡生。乡人私谥孝介先生。著有《流寇志》、《山中闻见录》、《亡臣表》、《彭氏旧闻》、《虔台逸史》、《湖

  • 读书札记

    ① 八卷。明徐问(生卒年不详)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历任广平推官、刑部主事、南京户部尚书等职。学者称养斋先生,其学以朱熹之学为宗。著有《山堂萃稿》等

  • 古泉汇

    六十四卷。清李佐贤编。李佐贤,字竹朋,山东利津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福建汀州知府。各集之前,均有鲍康序,及李氏自序,与各家题词。各集之后,有鲍康及李氏跋。首集四卷,一为凡例,二为总目,三为

  • 四书经疑贯通

    八卷。元代王充耘撰。充耘字耕野,吉水(今属江西)人,元统二年(1334)进士,授承务郎、同知永新州事。后弃官养母,著书授徒终老。著有《读书管见》二卷(《四库全书》亦收)、《四书经疑贯通》八卷。元代科举

  • 凤山郑氏诗选

    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7)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迁南户部郎中。著有《易经通论》等多部书。此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郑孔道,号一所,

  • 宝绘录

    二十卷。明张泰阶撰。张泰阶字爰平。上海(今上海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书名“宝绘”。取自张云阶家宝绘楼。此书言其多得名画真迹,持论甚高。但其说多可怀疑,比如曹不兴之画,据南齐谢赫《古画品

  • 石船居剩稿

    四种,十四卷。清李超琼撰。李超琼字惕夫,合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幼年读书成都,二十九岁从军辽左,随陈海珊观察,行巡辽阳、海城,入凤凰城。在辽八年,辅佐陈海珊办理边务。后官江苏等县知县。四种为

  • 三因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龙洲词

    一卷。宋刘过(1154-1206)撰。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安徽泰和)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光宗、宁宗时,以诗游谒江湖间。与辛弃疾交游甚密,韩侂胄派他出使金,因泄密被逐,遂以贫困终生

  • 字典考证

    十二卷。清王引之等撰。参见《经义述闻》。《康熙字典》卷帙浩繁,成书较速,纂辑诸臣未及详校,引用书籍字句错误很多。道光初王氏任武英殿正总裁,与奕绘、阿尔邦阿、那清安等奏请加以校正。遂于道光七年(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