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事记

大事记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其祖吕好问封东莱郡侯,学者因称祖谦为东莱先生。隆兴进士,复举博学宏词,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提倡经世致用文学,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为婺学(即金华学派)代表人物。曾修《徽宗实录》,编校《皇朝文鉴》。著有《大事记》、《春秋左氏传》、《东莱左氏博议》、《历代制度详说》、《十七史详节》、《东莱集》等。祖谦原拟上承《春秋》,下至五代,集历朝大事为一书,因病未果,只成此编。该书成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依司马迁年表例,采辑诸书,用编年体记载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至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间共352年的史迹、名臣等。所引史实,均注出处。对《史记》、《汉书》、《通鉴》等所载史事先后、地理沿革、职官迁易及名物象数等多所考订辨证,足补史缺。《通释》采录诸经要义格言及历代名儒议论。《解题》多论旧史记事得失异同,所作阐释、考证,多所发明。明王祎《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续本书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本书以南宋嘉定五年(1212)本为最早。另有明初刊本、吕楠刊本、新活字本、胡氏刊本。较通行的则是《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解放后有1987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影印本《大事记》一函十二册。

猜你喜欢

  • 西圃丛辩

    三十二卷。清田同之(生卒年不详)编。田同之字在田,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康熙庚子年间举人,官拜国子监学录。同之博睹众家之文,杂采诸家学说,分类排队,纂集成此书。书中所引全系众人原文,并未加注自己的

  • 南皮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马士琼修,吴维哲等编,汤淳等纂定。马士琼,字书湖,四川西充人,曾任南皮县知县。吴维哲,字竣之,号茹庵,南皮县人,曾任汝阳县知县。汤淳,字润生,号似庵,南皮县人,顺治进士。南皮县志于明

  • 退学录

    二卷。清叶大庄撰。叶大庄生平事迹详见《丧服经传补疏》。此书正题《退学录》,副题《偕寒堂校书记》。为杂校古籍、明其训诂之作。全书二卷,凡分《穆天子传》三十条,《大戴礼》十八条,《国语》四十四条,《六韬》

  • 永嘉丛书

    十三种,一百九十九卷。清孙衣言(1814-1894)编。孙衣言字邵闻,号琴西,浙江瑞安人。官至太仆寺卿。著有《逊学斋诗文钞》。丛书所收均为永嘉先贤著述,其中宋代有:刘安上《刘给谏文集》五卷、刘安节《刘

  • 汉官答问

    一卷。清陈树镛撰。陈树镛,广东番禺县人,是道光时的大学问家陈澧的高足弟子。他以班固的《汉书》为底本,旁采群籍,将史料编排整理,对某些问题进行了翔实的讨论,最后写成本书。书中对汉代官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

  • 春秋随笔

    ① 二卷。顾奎光(生卒不详)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

  • 真腊风土记

    一卷。元周达观撰。达观,自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成宗元贞元年(1295),达观随元使臣赴真腊(今柬埔寨),大德元年(1297)回国。此书即他依据在真腊的亲身见闻写成。前有总叙,记载他随同

  • 太极绎义、通书绎义

    各一卷。明舒芬(详见《易问笺》)撰。舒芬阐释太极,大抵以太极图不本于易而本于河图立论。谓秋冬非肃杀之季,乃百物所胎之时;土之寄王,维夏秋之交,火烈金刚,水缓土柔,性之所以相近;火散金遒,木上水下,习之

  • 四书穷抄

    十六卷。清王国瑚撰。国瑚字夏器,号珍吾,临县(今山西临县)人。生卒年不详。该书在序中被称为《四书主意》。此书立说与朱子迥异,于字句讲求甚详。

  • 殷墟书契菁华

    不分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氏在该书自序中说,他搜集殷墟遗文,得甲骨逾万,把其中重要的拓本编成《殷墟书契》一书,而他所藏的最大的骨片,尚未拓墨,为了使其不致淹没不传,于是排照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