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仲子集

夏仲子集

六卷。清夏炯(1795-1846)撰。夏炯字仲子,一字卯生。安徽当涂人。少年时代在程瑶田、凌廷堪、其师汪莱诸海内通人门下聆其议论,志于汉唐诸儒之学。嘉庆二十一年(1816)工部尚书白小山视学安徽举科试,惊为异才,遂拔第一;嗣后,兵部侍郎贾东愚举岁试,经学以辩尚书古文之伪,洒洒数千言,遂以第二食廪饩。道光二年(1822)制科考试,得二等授州吏目。四十以后专司著书,遂有此书问世。本书收文六卷,计一百四十八篇。前二卷为读宋元明以来诸儒之书有得而述;第三卷则针砭汉学诸君之文;第四至六卷述经史者居多。卷端有《先兄仲子行状》一文,记述其生平。仲子之学,推本于汉人之说经,而务治其大者远者,归宿于宋儒之言理,而汰其不精不详。有咸丰五年(1855)刻本。

猜你喜欢

  • 江南北大营纪事本末

    二卷。清杜文澜(详见《平定粤匪纪略》)撰。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清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到天京城东沙子冈,三月,移扎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围攻天京。咸丰三年三月,太平

  • 佳人

    绝代有色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簿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

  • 衢州府志

    ①十六卷。明杨淮修,赵镗纂。杨淮字安吾,宜兴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四十年任衢州知府。赵镗字仲声,号方泉,江山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应天巡抚。所著书有《留斋漫稿》。衢州,唐析婺州,

  • 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

    六卷。清李滋然撰。滋然字命三,四川长寿(今四川长寿)人。官至广东新会知县,罢官后随出使日本大臣李家驹为学务专员。是书即在日本时印行。书首有滋然自序及凡例。凡朱注与古注同者,依次列经文、朱注、古注,而以

  • 浑然子

    一卷。明张翀(生卒年不详)撰。张翀,字子仪,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刑部主事。因痛恨严嵩父子专权乱政,而抗章劾之,结果被逮下诏狱拷讯,谪戍都匀。穆宗嗣位,召为吏部主事,

  • 武编

    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后视师浙江,与胡宗宪协谋讨倭寇,因功擢右佥都御史。嘉靖三十九年,卒于通

  • 后海书堂遗文

    二卷。清王孝咏(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王孝咏字慧音,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孝咏见多识广,屡试不中。著有《后海书堂遗文》二卷、《岭西杂录》,《煮石山房集》等。本集上卷为杂文,下卷均为金石题跋。其

  • 蓬莱县续志

    十四卷。清郑锡鸿、江瑞采修,王尔植等纂。郑锡鸿,光绪八年(1882)任蓬莱县知县。江瑞采字黼文,安徽歙县人,曾任蓬莱县知县。王尔植,邑人。光绪初年,登州知府贾瑚修纂府志,命所属各邑,重辑新志,以资采择

  • 吴越纪余、附杂吟

    六卷。钱贵撰。钱贵字元抑。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书主要采辑吴越故事,分题编录,亦多附以论断。书前有正德五年(1510)自记,称其书有大纲三首:编年、书法、世家,另杂拟之十五事,共分成六卷。《吴越

  • 高僧传

    十四卷。梁代释慧皎(497-554)撰。慧皎,俗姓氏不详,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他博通内外学。对佛教经律尤有研究。住会稽嘉祥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每当春夏则讲说弘法,秋冬则专心著述。他还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