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子平议

墨子平议

三卷。清俞樾(1821-1906)撰。樾字阴甫,又称曲园先生,浙江德清人。曾中道光进士,任翰林编修等职。著作有《诸子平议》、《诸子平议补录》等。《墨子平议》为《诸子平议》中的第四种,共三卷。在这部著作里,樾对《墨子》原书中疑难之处进行了诠解考证,而且“往往求之太深”,这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对研究者来说都是一本上乘之作。如其在卷二对“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的解释是:樾谓按义犹善也,谓善其俗也。《礼记·缁衣篇》:“章义瘅恶”。《释文》曰:“《尚书》作善。皇云,义,善也”。是义与善同意。《墨子》一书,错简甚多,王念孙等人曾作过考校,有些地方又“较王引之之说为是”,评价颇为中肯。现存的主要版本有:《春在堂全书》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本等。

猜你喜欢

  • 黄石公三略

    三卷。旧题黄石公撰。黄石公事迹具《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述云:秦灭六国后,故韩相后人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于博浪沙行刺始皇帝,未成。遂更名姓,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在圯(桥)上遇一褐衣老父,以为良“孺

  • 春秋经传辨疑

    一卷。童品(生卒不详)撰。童品字廷式,号慎斋,兰溪(今属浙江)人,明代经学家,弘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以老致仕,因读书而失明,家居十九年而卒。此书是童氏为儒学生时所作,论《左传》所记事迹共九十三条,于

  • 观堂别集

    一卷。《后编》。一卷,《补遗》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一九二一年王国维编辑生平所撰文字为《观堂集林》二十卷,一九二七年又辑其近作为《补编》一卷。未及刊行,便自杀于昆明湖。罗振玉辑校遗书,

  • 梁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朱言诗纂修。朱言诗,东湖人,曾任梁山县知县。梁山西魏置梁县,属万川郡。后周属巴东郡,隋属信州。唐初属南浦郡,后改属万州。宋改置梁山军。元升为州。明洪武七年(1374),省州入梁山,编户十

  • 开元文字音义

    ①一卷。唐玄宗撰,清汪黎庆辑。《唐书·艺文志》著录《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唐会要》云: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三月二十七日,颁示公卿。张九龄《贺御制开元文字音义状》曰:圣制《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

  • 古乐义

    十二卷。明邵储撰。邵储身世不详。本书在《明史·艺文志》中没有著录。是书考辨韶乐最详,但邵储不知经传中所讲的韶乐,都是廖廖数语,毫无声律器数可以推究,他以为当时的韶乐就是如此,所以是书牵强附会之处随处可

  • 东光县志

    ①八卷。清白为玑修,冯樾纂。白为玑,奉天铁岭人,曾任东光知县。冯樾,真定宁晋人,曾任东光县儒学教谕。东光县有志书始于明正德间,撰者为邑人廖纪。其后四次重修。白为玑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任知县后,于

  • 西汉周官师说考

    二卷。刘师培撰。刘氏另有《周礼古注集疏》,已著录。《西汉周官师说考》一书,以《汉书·王莽传》为主,疏证周官,同时甄录贾逵、马融之说,间或采用《春秋》内外传的记载,参照《大戴礼记》、《周书》,以考证《周

  • 春秋尊王发微

    十二卷。孙复(992-1057)撰。孙复字明复,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孙复曾从宋代著名学者范仲淹受学(魏泰《东轩笔录》)。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春秋》,著此书。后因通经术而为范仲淹、

  • 论语发隐

    一卷。孟子发隐一卷。清杨文会(1837-1911)撰。文会字仁山,江苏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年治儒学,就《论语》、《孟子》二书详加阐发,但仅有识标,属稿未竟。间或有批于原书上幅者,其弟子撮录成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