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明丛书

四明丛书

八集,一百六十七种。民国张寿镛(1876-1945)编。张寿镛,字伯颂,一字咏霓,号约园。浙江鄞县人。光绪年间举人。辛亥革命后历任浙江、湖北、江苏、山东财政厅长,后任上海中央银行副行长、政务次长及光华大学校长等职。浙江宁波西南有四明山,因以四明代宁波地区。丛书所收,自汉唐以至清末,凡有关乡邦利弊,足资身心学问之著作,特别是世无传本或甚少传本之作,悉加搜罗。非四明人之著述而有补四明掌故者,也加以斟酌收录。于残存之文献,也编辑补缀。各种书皆选善本,并详加考校;对书之序跋等,也大都保留不动,以存原貌。另外每种书都有张寿镛之序或跋,详叙编辑刊刻缘由。全书共八集,陆续刊行。每集内但按时代先后排列。第一集收汉任奕《任子》等二十七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刊印。第二集收唐孙郃《孙拾遗文集》等二十二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印。第三集收宋高闶《春秋集注》等十七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印。第四集收宋舒璘《舒文靖公类稿》等三十八种(附二种),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印。第五集收清王梓材、冯云濠辑《宋元学案补遗》一百卷一种,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印。第六集收晋虞耸《穹天论》等二十一种,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印。第七集收晋虞预撰鲁迅辑《会稽典录》等二十三种,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印。第八集收晋虞预撰清汤球辑《虞预晋书》等十八种,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刊印。有民国四明张氏约园刊本。

猜你喜欢

  • 六艺之一录

    四百零六卷,续编十二卷。清倪涛(生评详见《周易蛾述》)撰。倪涛平生笃志好学,年过百岁犹著收不辍。因家贫不能得人缮写,便自己与妻女抄录。书成后不曾付梓,《四库全书》收此书即依其手稿著录刊行。书共分六集,

  • 清贡举考略

    三卷。清黄崇兰(见《明贡举考略》)撰,赵学会续编。黄崇兰有《明贡举考略》(已著录),后以清朝科举取士,制仿前明,其间遇有大庆,特开恩科,或逾年即行,或一岁再举,实前明所未有,故仿《明贡举考略》之体例,

  • 进修录

    三卷。明冯渠(生卒年不详)撰。冯渠,字谦川,新城(今江西新城县)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书三卷,全规仿《论语》之文,又仿《论语》分为二十篇。属王通《中说》之类。

  • 通宗易论

    无卷数。清金人瑞著。金人瑞原姓张名采,后改姓金,名人瑞,又名喟,字圣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金氏为人狂傲,评点演义小说颇为世俗所称道。清朝初年,其因抗粮哭庙案被诛。此书共六篇:首篇题为易抄引,有订定

  • 新译华严经音义

    二卷。唐释慧苑撰。是书《开元录》卷九著录,云:“慧苑京兆人,华严藏法师上首门人。勤学无惰,内外兼通,华严一宗,尤所精达。以新译之经,未有音义,披读之者,取决无从,遂博览字书,撰成二卷,俾读之者,不远求

  • 粤军志

    不分卷。日人曾根俊虎撰。曾根俊虎生卒年不详。同治、光绪时以海军大尉奉命驻扎中国。当时正值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之后,记清军平粤、平捻之书甚多,但书中多蔽官军之短,遗义军之长,成败利钝,颠倒颇多,

  • 音学五书

    包括《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清顾炎武撰。顾氏生平见“日知录”。《音学五书》是清代研究古音的一部重要的开创性的著作。其中《音论》是综述音韵学源流的著

  • 折肱漫录

    六卷。明黄承昊(生卒年不详)撰。黄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黄洪宪之子,万历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黄氏因体弱多病,故留心医药,参研医理,此书为其学医心得。分为养神、养气、医药三门,卷

  • 博济方

    五卷。宋王衮(生卒年不详)编。王衮,北宋时山西太原人,曾为钱塘酒官。曾随父亲赴任滑台道,其父病,遇庸医妄投汤药,病不愈;其母又多病有年。王衮因而发愤学医,经二十余载,博采方论七千余首,从中精选五百余首

  • 永平府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李奉翰、顾学潮修,王金英纂。李奉翰,字香林,奉天正蓝旗汉军人。监生,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永平知府。后升江南松太道。顾学潮,字小韩,江苏元和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副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