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风楼碑录

唐风楼碑录

十一种,二十一卷,附录二卷。民国罗振玉(已著录)编。十一种为《西陲石刻录》一卷后录一卷、《吴中冢墓遗文》一卷、《芒洛冢墓遗文》三卷续三卷补一卷、《广陵冢墓遗文》一卷附一卷、《昭陵碑录》三卷附录一卷补一卷、《石屋洞造像题名》一卷、《龙泓洞造像题名》一卷、《襄阳冢墓遗文》一卷、《三原李氏碑录》一卷、《三原于氏碑录》一卷、《三原臧氏碑录》一卷、《东部冢墓遗文》一卷、《邺下冢墓遗文》二卷、《中州冢墓遗文》一卷、《山左冢墓遗文》一卷。罗振玉于清代末年任官京师时,广泛搜求金石文字,汇辑成书,并钩稽史书,详加考订。该汇编对研究历史及金石文字等有一定之参考价值。有罗氏自刻本。

猜你喜欢

  • 猗觉寮杂记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朱翌(生卒年不详)撰。朱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晚年又自号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政和间以太学生登进士第,为溧水簿。高宗南渡后,官秘书监中书舍人,与修徽宗实录。秦桧逐赵鼎,以

  • 火警或问

    一卷。明嘉靖皇帝(1522-1566)御制。当时皇宫偏东处失火,嘉靖帝下诏让户部、礼部及都察院命百官修省,并亲撰此文。此文大略谓“火本非灾异,而人事不可不修,并非惑于祸福事应之说。”此文前面有世宗写的

  • 张襄壮奏疏

    六卷。张勇撰。张勇(1616-1684),明末清初陕西详县人,一说上元卜、咸宁人,字飞熊。明末为副将。顺治二年(1645)降清,参加镇压李自成部起义军和西北回民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升甘肃总兵。十五

  • 秋江诗集

    六卷。清黄任(1683-1762)撰。黄任,字莘田。福建永福(今属何地不详)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四会知县。多善政,有砚癖,自号石砚老人。好宾客,长口辩,尤工于书法。其诗效法温、李,往往

  • 叶赫氏家谱

    一卷。清额腾额撰。作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据此谱所记,叶赫地方贝勒,其始祖原系蒙古人,姓上默特氏,后述入叶赫国。至天命三年(1618年)已在叶赫地方生息一百九十年,共八代。由天命至道光三年(1823年)

  • 洋防说略

    二卷。清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官至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据本书其自撰《跋语》中知,徐氏早年“从军苗疆”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癸未(1883)冬,服官来鄂,

  • 偶存草堂集

    六卷。清林之茜(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林之茜字素园,山东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林之茜寓居孝感,工诗,著有《偶存草堂集》。是集凡六卷。前有杨梦琬序。其诗取法在中唐、南宋之间,虽较清丽,然摹拟之痕颇

  • 海山仙馆藏真帖

    三十二卷。清潘仕成辑。潘仁成刻成《海山仙馆摹古帖》之后,又以所收墨迹刻成此《海山仙馆藏真帖》。初集、续集各十六卷。晋代书迹有王献之《舍同帖》、张茂先《神物出世帖》。《舍内帖》曾刻于《淳化阁贴》,所以唐

  • 读易汉学私记

    一卷。清陈寿熊撰。惠栋曾著《易汉学》,论述汉儒说易源流,但作者认为惠氏著作于汉学源流方面虽略具规模,但考证实疏。于是作此书以补正之。比如惠氏认为朱子解释《周易参同契》中的“二用”即用九用六是错误的,而

  • 此木轩四书说

    九卷。清焦袁熹撰。焦袁熹详《春秋阙如编》条。据其子焦以敬、焦以恕所作凡例,知此书为袁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以恕掇拾残稿、整理或编定者十之四。因而该书与袁熹所作《经说》偶有重复,但较《经说》多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