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书

周书

五十卷。令狐德棻(583-666)撰,令狐德棻,唐初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高祖入关,他任大丞相府记室,后累迁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唐初书籍散亡,他建议购求,使专人补录,得以保存大批书籍。又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等朝史记,并参预编撰《艺文类聚》、《五代史志》等书,主编《周书》、《太宗实录》。贞观十八年(644)重修《晋书》,他除制定《晋书》体例外,曾撰《序例》(今佚)及诸记传。《周书》为纪传体北周史。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令狐德棻主编,多取材于西魏史官柳虬的史书和隋牛弘的史书。刘知几评为“不能别求他述,用广异文”,叙事考订均极草率。原书到北宋初已经残缺,今见到的本子,多取《北史》补入的,又已窜乱,已经不是原来的《周书》了。《周书》记事上起公元535年(西魏文帝大统元年)止于公元581年隋灭周止,共计四十七年历史。《周书》包括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共计五十卷。“本记”八卷,记文帝宇文泰到静帝宇文阐等六个帝王之事,列传四十二卷与前各史书大致一样。其中《异域传》分上下两卷,提供了少数民族交通、商业等资料,还有《哀江南赋》很有文学价值。《周书》缺“志”可在《隋书》志中查找到。《周书》的主要版本有宋到明修本、元大德本、金陵局本、同文局本,竹简斋本,中华书局标点本。

猜你喜欢

  • 不易心堂诗集

    一卷。清吴獬撰。吴獬诗写性灵,无所宗主。卷中五古如《适意》、《堕牙》;七古如《刻刘宅竹上》、《吊李武生》、《九日同王梅二同年登高》、《戏赠王梅二同年》、《汉口喜谒峦丹阶》、《为张伯琴题魏午庄制府洞庭归

  • 云在诗钞

    九卷。清查祥(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查祥,字星南,号谷斋。浙江海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至八十余而殁。本诗集未经刊行。有清抄本。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田子艺集

    二十一卷。明田艺蘅(约1570前后在世)撰。田艺蘅,字子艺,钱塘(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田汝成之子。十岁时从其父过采石,即能赋诗,有佳句。后以岁贡生为休宁教谕,不久罢归。著有《田子艺集》,《留青日

  • 明名臣言行录

    九十五卷。清徐开任(生卒年不详)撰。开任字季重,江苏昆山人。该书记名臣嘉言懿行,自明朝开国始,讫南明小朝廷止。别伪存真,举长略短,不论官爵,不分门户。对甲中殉节之臣,更是广为搜集,尤极敬慎。黄宗羲序说

  • 春秋稗疏

    二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此书考证地理者占十之九,论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之一。其考地理,多有所得,如“莒人入向”之向,认为当从杜注在龙亢,而驳《水经注》所引阚骃之说是误以邑名为国名;辨杀

  • 韩仙传

    一卷。旧本题唐瑶华帝君韩若云撰(不确)。据此书自序称祖父韩仲卿,父为韩会,叔父韩愈,作者似为世传韩湘子。然而韩湘字北诸,不知为何又称韩若云。传中自称遇吕洞宾传授而得道,但吕洞宾为吕渭之孙,当在韩湘以后

  • 书序略考

    一卷。未题撰述者姓名。在每条之下都有“举案”二字,可能是清代学者方世举。此书也没有序例,大略是根据《史记》来证《书序》。认为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家书及序都载于《史记》。《史记》没有记载的原因,

  • 年谱

    二卷。明代释通琇等编。通琇生平事迹详见《普济玉林国师语录》辞条。《年谱》一书,为编年体。专载通琇生平大事。以年代先后为序,以通琇本人活动经历为主,逐年逐月详载通琇所做的有意义之事。此年谱对于全面了解通

  • 粤西诗载

    二十五卷。《粤西文载》七十五卷。附《粤西丛载》三十卷。清汪森(1653-1726)编。汪森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乡人。康熙拔贡。官广西桂林府通判。累迁户部江西司郎中,告归。在官多惠政。少工韵语,与周筼

  • 龟陵集

    二十一卷。《诗集》十四卷。明蔡忠尧撰。忠尧字仲文,号东郭子。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官松溪教谕。是时,以方正学的《逊志斋集》为大宗,忠尧与正学同乡,深得其“义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