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通训故补

史通训故补

二十卷,清黄叔琳撰。黄叔琳,生卒年不详。致力于经史著述,著有《研北易钞》,《史通训故补》。《史通训故补》一书主要是补充王维俭的《史通训故》之不足,此书与浦起龙的《史通通释》几乎同时成书。浦起龙的《通释》一书注释精核,但往往改窜原文、致使失其原貌,另外又评注夹杂、俨如坊刻古文的体例,比较混乱。而黄叔琳虽在某些方面与浦起龙注略同,但没有窜写古文,违背原文本旨,从这方面来说,黄叔琳的《史通训故补》无论是从体例,还是对《史通》一书的注释,都比较谨慎严正,又不违背《史通》一书的原旨;甚至还有所纠正。此书有励守谦家藏本。

猜你喜欢

  • 焦氏类林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轶事小说类书,体例仿《世说新语》。焦竑好友在为此书作的序中说:“吾友焦弱侯氏,具绝世资,于书无所不读,乃先得我心。披览之余,自羲轩以及胜国,凡言之可以企踵《世说

  • 六经字便

    无卷数。清刘臣敬(生卒年不详)撰。臣敬字恭邵,江阴(今属江苏)人。此书载六经字体,以笔画编次,自一画至二十九画,颇能辨正偏旁点画。又对诸子之转音不转音者,加以厘订,查阅比较方便。只是作者所见古籍无多,

  • 弇山毕公年谱

    一卷。清史善长撰。善长字诵芳,江苏吴江人,诸生,曾为湖广总督毕沅幕僚,此谱即承毕沅(1730-1797)之命编次。谱主毕沅,字攘蘅,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 管城硕记

    三十卷。清徐文靖(1667-1756)撰。徐文靖字位山,又字禺尊,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晚年一直在故里“翠螺书院”主讲。一生务古学,讲求实学,考据经史,著述甚富。徐文靖著作大部分已在十

  • 春秋纪事考

    不发卷。清蒋湖南(详见《卦气表》)撰。该书以《左传》纪事为依据,论《春秋》的书法,随览随记而成。书中标题,有摘录《春秋》之文的,也有作者自拟的;题目有前后重复的,题目之下又有附以他种题目的,题目之中又

  • 东林书院志

    二十二卷。清高隆等辑,许献重修。高隆,无锡人。明代震撼朝廷的东林党,其发源地即无锡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志自明万历始,迄清雍正止,共有四位作者,但传世甚少。志创始者刘元珍,其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 西游原旨

    见《西游记》。

  • 同文千字文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卷首有天启(1621-1627)中田艺蘅序。中分“好爵自縻”以上为上卷,“都邑华夏”以下为下卷。每字先列楷体,注以音义,次以篆隶草诸体附之。更于篆体以下说解字形。从田序可知,是书作

  • 孟子微

    八卷。康有为(详见《中庸注》)撰。首有自序。总论第一,性命第二,心身第三,仁义第四,礼智第五,孝悌第六,仁不仁第七,王霸第八,仁政第九,同民第十,政制第十一,外交第十二,战第十三,贵耻第十四,师友第十

  • 南原集

    七卷。明王韦(约1502前后在世)撰。韦字钦佩,号南原,上元(今江苏江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南京吏部主事,改兵部,历河南按察副使,官至太仆寺少卿。事迹附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