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卢氏礼记解诂

卢氏礼记解诂

一卷。汉卢植(约159-192)撰,清臧庸辑。植字子斡,涿郡涿县(今河北中部)人。灵帝时,历任博士,九江、庐江太守。黄巾起义,他任北中郎将,率军镇压河北黄巾军,围攻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日久无功,被撤还。后任尚书,因反对董卓废少帝,罢职。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今佚。事迹见于《后汉书·本传》。庸字西成,原名镛,字在东,武进(今江苏省南部)人。是书前面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卢文弨序,后面有《补遗》二则及《附录》七则,不入卷。本传载卢植作《三礼解诂》,又载其上书曰,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穴。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缪,为之解诂,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专心致志,合《尚书章顺》考察《礼记》得失。是植对于《周》、《仪》二礼,也有解诂,只是《礼记》有成书。《魏志·卢毓传》注引《续汉书》,但称其作《礼记解诂》,没有说《三礼》,大概根据成书而言。庸以此为根据认为范氏传闻之误,这是不对的。其注所依据版本与郑不同。如不离禽兽作走兽,准之对之则别之例,此对上飞鸟而言,作走为长,蓌拜作蹲,与《公羊·僖三十三年》传何注,揖其父于师中,甲胄不拜,为其拜如蹲合。填池如字读。陈乔枞《礼记郑读考》云,填池者,谓填聚诸饰于池。此说应该适合卢意,由上诸文,是知孔疏认为郑附卢马之本者是错误的,而臧琳《经义杂记》但以显当作韅为校之尽善,禽兽作走兽为未尽善者也是错误的。既卒哭节,引用《周礼》宰夫为释,然从生者本小记杂记为解,迎春东郊诸文,采用贾逵义(见《魏书·刘芳传》),郊迎长日之至,采用易纬说,都有根据。大乐正小乐正大胥小胥以汉制为况,郑注三礼也用此法。鱼须、文竹为二物,证以司马相如《子虚赋》张揖注,以鱼须为旃柄,则知鱼须自可为笏,不必致疑。认为《王制》是汉文帝命令博士所作,则刘向《别录》云文帝所造书,有《本制》、《兵制》、《服制》篇(见《史记·封禅书索隐》),很清楚《礼记·王制》一定不是汉代博士所作。以元日元辰分阴阳言则仲春元日命民社,社主阴气,而祀用日不用辰,其说难通,经意应当是以日干辰支言,以明堂为即太庙,明堂、灵台、辟雍都是同一处,是郑驳异义袁准正论已经作了详细论述(并见《诗》灵台疏)。《五经通义》又有三者不同之说(见《隋书·牛弘传》)。以天宗为六宗之神,则《尚书》六宗虽然异说纷如,但绝对没有此义,或欲读《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为句,更不足辨。以郁合鬯为取草与秬黍郁合酿之,此本《诗》江汉传筑煮合而郁之曰鬯,但是,与下文萧合黍稷文法不相合。以朝日为在立春之日,那么朝日不是正祭,与祀日不同,祀日在正月立春,朝日则在春分,《尚书大传》区分得极其清楚(见《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二)。以素端为布上素下皮弁服,《士冠礼》、《郊特牲》都说及弁素积,应当以素为句,积为句。素兼衣裳言,认为衣裳全是白缯,而裳有辟积。其用白布为之者,谓之皮弁素服,乃是吊服,不是纯吉服。《郊特牲》云皮弁素服而祭,素服用以送终,可知其不是丝衣而是布衣。素端也是布衣,而与皮弁素服不同。皮弁素服侈袂,素端则与玄端相同,袂都属幅。自古以来,礼家对于此三者往往有很多错误,只有黄以周《衣服通故》为得其旨,这也足以证明卢注之过失。然而,其书本来有二十卷,现在所辑不到十分之一。假使全书仍然存在,其精核处一定很多。以展轻之轻为辖头轊,大概认为軎末之軨,不是舆中之軨,与本文先言展軨,次言奋衣右上,语气相贯。庸怀疑其有错误,认为天子三推是一发九推来,大概本周语王耕一拨,班三之为义,庸就改九为三,大行郎,也如谒者兼举形貌,这应当属于《杂记》赞大行人注,庸认为不知所属。由此可见,辑逸也并非易事。此书有拜经堂本。

猜你喜欢

  • 二林居集

    二十四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选知县,不就。始读儒家先书,后喜陆、王之学。居深山习静,素食持戒甚严。此

  • 玩芳堂摘稿

    四卷。明王慎中(1509-1559)撰。王慎中,字道思,号遵岩居士,又号南江。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嘉靖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不顺从夏言落职而归。王慎中壮年废弃,益肆力于古文,卓然成家

  • 桃谷遗稿

    一卷。明陆俸(约1522前后在世)撰。陆俸,字天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历为刑部郎中,持法不避权要,以谏南巡被杖,出为宝庆知府,有惠政。弃官归隐桃坞,种橘自资

  • 周易解诂

    一卷。清丁晏撰。作者在此书序言中,阐明了他的治易方法,他认为勘正易经文字应以文字训诂为本,探求周易真旨则应以义理为途径。他还认为训诂非博考不明,易义非研究不精,因此对于周易文字的训解并非可有可无。因此

  • 三家经文同异考

    二卷。清王锡聆撰。锡聆,福鼎(今属福建省)人。该书考证《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家《春秋》经文的异同,加以罗列。有道光十五年(1835)太姥山麓蚤间斋刊本。

  • 蓬庄诗集

    六卷。清沈虹(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沈虹字卫梁,一字谓梁,号蓬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雍正举人,官句容教谕。工诗,乾隆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本集由沈虹自编,以作诗先后为序,起康熙四十六年(1707

  • 改堂文抄

    二卷。清唐绍祖(1669-1749)撰。绍祖字次衣(一作赐衣),号改堂。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知湖州府,入为刑部员外郎。绍祖少师姜宸英,登第出于李光地之门,故其文苍劲

  • 文瑞楼藏书目录

    十二卷。清金檀编。金檀(约1660-1730),字星轺,以字行,桐乡(今浙江嘉兴地区)人,后迁居江苏吴门桃花坞,目录学家。自幼好书,犹嗜古籍,于书无不搜求。晚年藏书益多,建“文瑞楼”以贮之,编有《文瑞

  • 五代名画补遗

    一卷。宋刘道醇(生卒年不详)撰。刘道醇,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关于《五代名画补遗》一书,古代多有记载,却说法不一。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称之该名,作者却是“刘道成”;符嘉应之序则称胡峤尝作《梁朝名画录

  • 文安策略

    十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宪宗时官至礼部左侍郎。擅长文学,为文以敏博著称。据案伸纸,立成绝句百首,又尝一日草九制,笔不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