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

十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撰。此书成于明崇祯十年(1637)。卷一总论医理,述说医学源流,入室门径,并有骨度部位及藏腑内景诸图。卷二论脉诊、色诊。卷三、卷四为本草征要,论述了五十余种常用药物。卷五至卷十分论各种病机证治,以内科、伤寒诸证为主,涉及三十六种病治。采摘古今之说,以《内经》为宗,间述己见,并有医案参证。平淡中见功力,条理分明,守正无偏。此书对初窥医学门径者具有引导作用,其丰富而切合实际的内容对后世临床证治更具重要借鉴参考价值。有明崇祯十年(1637)初刊本,清咸丰间刊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高阳诗文集

    二十卷。明孙承宗(约1646年在世)著。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初累官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著有《高阳诗文集》。是集凡二十卷,其中,一卷至九卷收五、七言诗,第十卷收词,十一卷至二十卷

  • 滥竽斋遗草

    二卷。清张学鸿诗稿。其子张文达属胡九思书以刻石。张学鸿字潜斋,张文达字乐山,胡九思字子寿,号默轩。此书小楷工整,学赵松雪。其诗上卷古体,下卷近体。喜庆二十一年(1816)刻成。摹勒者陈景微,为当时刻石

  • 入声表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陆氏《切韵》以入声配阳声;顾氏治古音则以入声改配阴声;江永主张数韵共一入,入声兼配阴阳。有诰谓平上去入各部相承,其字之偏旁谐声无不吻合,此部之入,他部不容假借

  • 九峰精舍自课文

    二卷。清王棻(1829-1899)撰。王棻字子庄,号耘轩,浙江省黄岩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历主九峰精舍及清献、文达诸书院讲席,光绪二十四年(1898)赏加内阁中书衔。王棻论学不立门户,为文朴

  • 防河歌诀

    一卷。清刘永锡撰。刘永锡,字我彭,详见《河工蠡测》条目。刘永锡历河干二十余年,暑热霜寒,风餐露处,谨小慎微,绸缪未雨,量堤岸之高卑,计修筑之长短,选器具,率徒役,或疏、或浚、或塞,因天之时,度地之势,

  • 离骚经章句义疏

    一卷。清张象津(生卒年不详)撰。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另号雪岚,济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济南学正。卷首为张象津自序。先录朱熹小序,再疏《离骚》正文。全诗分为十九节,三大段,第一段止“

  • 虚斋三书

    无卷数。明蔡清(详见《易经蒙引》)撰。该书将《看太极图说》改名《太极图说》,将《看河图洛书说》改名《河洛私见》,又增以《艾庵密箴》五十条,故曰“三书”。此书系乾隆七年(1742)蔡清裔孙蔡廷魁所刊,其

  • 燕乐考原

    六卷。清凌廷堪撰。廷堪字次仲,又字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80)进士,例选知县,改宁国府教授。此书前有总论,后有后论,凡六卷,于二十八调各有辨析,并作燕乐表。淩氏据《隋书·音乐志》,谓燕乐

  • 理学辨

    一卷。清代王庭撰。王庭字言远,嘉兴(今属浙江)人,顺治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作者据宋、明诸儒家学说互有得失的状况,撰写本书进行论辨,中心是反对程朱一派理学,认为周敦颐“无极”等学说、程子“性即理”等学

  • 清芬阁米帖

    十八卷。清王亶望(生卒年不详)辑。王亶望,山西系,汾州(今山西汾阳一带)人。官至巡抚。王氏该帖汇刻米书四集,每集四卷,又附《画锦堂记》和《离骚经》各一卷,共为十八卷。米书自宋以来的各种刻本,全帙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