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一卷。唐代释法顺(556-640)撰。法顺,俗姓杜,雍州(今属甘肃境内)人。十八岁出家为僧,依因圣寺珍禅法师受业。法顺学高法深,声闻朝野。唐太宗时,曾允许他进入内庭禁地。他弘法传教,著述受业凡八十四个春秋,被人称为隋唐之际高僧。他所作的《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一书,集中阐述了以下三种观门,即:一、真空观,二、理事无碍观,三、周偏含容观。于三观门中各有十门,真空观的十门是:会色归空观四句,明空即色观四句,空色无碍观一句,泯绝无奇观一句。理事无碍观的十门是:理偏于事门,事偏于理门,依理成事门,事能显理门,以理夺事门,事能隐理门,真理即事门,事法即理门,真理非事门,事法非理门。周偏含融门观的十门是:理如事门,事如理门,事含理事无碍门,通局无碍门,广极无碍门,偏容无碍门,摄入无碍门,受涉无碍门,相往无碍门,普融无碍门。此三观门行,全篇不过二千余言,而对贤首一宗,四法界、五教六相,十玄之旨却概括无遗。是研习华严要旨的一部很有价值的书。后人多有评价,影响法界学人既深且远。现见有版本是北京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辨讹释义录

    六卷。清张均(详见《经史辨论》)撰。本书前有自序。全书所释首先为《四书》,然后依次为《易》、《书》、《诗》、“三礼、“三传”,在《四书》方面尤为详尽。大体上是集录昔人所已订正的东西,间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 论语古训

    十卷。清陈鳣(1753-1817)撰。鳣字仲鱼,浙江海宁人。著有《经籍跋文》一卷、《对策》六卷、《续唐书》七十卷、《六艺论》一卷、《说文正义》二十卷、《说文声系》十五卷。是书卷首有阮元作的序,还有鳣的

  • 古诗类苑

    一百二十卷。明张之象(1507-1587)编。张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本书前有黄体仁序,序称:此书与张之象的《唐诗类苑》均因家贫而不能刊行,以

  • 四书正学渊源

    十卷。明章一阳编。一阳,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编此书旨在阐扬金华学派乃朱子之正宗,并非为发明四书。黄干乃朱熹弟子,何基受业于黄,王柏受业于何,后又传金履祥、许谦,皆以朱学正宗自居,一阳于是取

  • 万氏济世良方

    见《万氏家钞济世良方》。

  • 禹贡翼传便蒙

    一卷。清袁自超撰。袁自超字崧生,江苏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人。此书卷首有其兄袁汝超序,篇末有袁自超自跋。书中所解大多与蔡沈《书集传》立异,而又不便违功令,所以书名“翼传”。袁自超在“跋”中说:“义取其

  • 尚书蔡传考误

    见《尚书砭蔡编》。

  • 三江闸务全书

    六卷。清程鹤翥撰。程鹤翥,字鸣九,山阴人,康熙举人。《三江闸务全书》康熙间刻本,共六卷。分为正续二编。篇首冠图一幅,后附考证四十四条,续编二十一条。此书专考三江塘闸海口诸务,所记或为程氏亲身所历,或为

  • 大般涅槃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涅槃经游意》约成书于隋开皇仁寿年间(581-604)多取天台圆顿义释经。全篇共分六段,即:一大意,二宗旨,三释名,四辨体,五明用,六料简。大

  • 老子识小

    一卷。清郭阶(详见《周易汉书考》)撰。郭阶认为;黄帝之前,不知何所谓儒,也不知何所谓道。“道”寄托于虚无,百姓安心于自然。孔子集天、地、人之大成,以儒家学说贯穿始终,但他不参照其他诸家之言论,不能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