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小史

书小史

十卷。宋陈思撰。陈思生平见《书苑精华》。该书以历代书家小传纂次成帙。书前有咸淳丁卯(1267)天台谢愈修序,称陈思“趣向之雅,编类之勤,可谓不苟于用心”。书中所载,自伏牺迄于五代凡纪一卷,载帝王五十一人,起于太吴伏牺,迄于宋顺宗。人物传共九卷,其首为皇后、皇妃十人,诸女十三人,诸王二十七人,次则以夏商周三代、秦、汉为卷三,收四十一人。以魏、吴、蜀、晋(多为西晋)为卷四,收五十九人。以晋(多东晋)成卷五,收六十人。晋、宋、齐为卷六,收七十九人。梁、陈为卷七,收五十人。后魏、北齐、后周、隋为卷八,收六十八人。唐为卷九十,收一百二十人,其后亦包括五代及宋人。自卷三至卷九凡收四百七十人左右,而其正文前“提要”则言及自苍颉至郭忠恕凡四百三十人,与正文不符。是编中间义例亦有未善之处,如闺秀一门,自宜依史例安排在书末,而陈思却将其列于后妃与诸王之间。又如北齐彭城王浟,本无能书之名,惟史载其八岁时书迹未工,为博士韩毅所戏,陈思因此便将之采入书中,显得泛滥,还不及《书苑菁华》详密。只是作者陈氏排比荟粹,用力辛勤。况自唐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后,品录画家者多,品录书家者少。陈思“订证名帖,饱窥异书”(《书小史原序》),编汇斯篇,颇可为考古者检阅之辅助,故该书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宋刊本四卷、汲古阁钞补前六卷、《八千卷楼》有影宋钞本、又红印刊本、《武林往哲遗著》本。《四库全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筹海军刍议

    二卷。姚锡光(1853-?)撰。姚锡光字叔泉,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晚清兵学家。曾任天津武备学堂教习,后擢升为清政府练兵处军政司副使、陆军部侍郎等职。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姚氏在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幕中

  • 辉山存稿

    一卷。元萧国宝撰。国宝,字君玉,号辉山。生卒年不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流寓吴江。此集乃至顺二年(1331)其次子英所编定,孔东涛序。东涛序称其诗清新警策,句律整严。此本所载仅诗二十四首,为明崇祯间

  • 吕子续补

    一卷。清梁玉绳(见《吕子校补》条)撰。玉绳既有《吕子校补》二卷,后又披览他书,续有所获,分见于其所著《瞥记》,及其子学昌所辑《庭立纪闻》中。清光绪年间,嘉兴陈其荣从二书中录出,依次排列,名《吕子校续补

  • 春秋元命苞

    二卷。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失》)辑。《春秋元命苞》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元命苞》、《春秋元命包》,佚文保存较多,涉及到天地人三才,阐发五行更生、帝王迭兴、天人合一、天人相感之道,对于符

  • 续高士传

    五卷。清高兆撰。高兆字云客,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幼年客居江左,后返回故乡,布衣终身。生卒年不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荔社纪事》、《启祯宫词》、《观石录》等。《续高士传》是继皇甫谧《高士传》以后又一部

  • 琅琊代醉编

    四十卷。明张鼎思(详见《琅琊漫衍》条)撰。此书是张鼎思自给事中谪滁州驿丞时,杂抄诸史百家之言,胪次成书。由于宋欧阳修在滁州做官时著有《醉翁亭记》,恰好张鼎思此时亦官滁州,以著书代饮酒,因名此书为《琅琊

  • 清忠谱传奇

    二卷。清李玉撰。李玉生平详见《一捧雪传奇》(辞目)。是传奇共二十三出。《清忠谱》是李玉入清后的作品,是描写历史上政治斗争重大社会题材的代表作。写明天启年间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正义

  • 驳五经异义

    十卷,《补遗》一卷。东汉郑玄(详见《周易郑康成注》)撰。据《后汉书·许慎传》记载,许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作《五经异义》阐述己见。郑玄也因此作了《驳五经异义》百余万言,反驳许慎之说。在《隋书·经籍

  • 聪山集

    十四卷。清申涵光(1619-1677)撰。申涵光,字和孟,一字符孟,号凫盟、聪山。直隶永年(今属河北)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乡间,常与殷岳、张盖往来唱和,并称“畿南三才子”。申涵光写诗学习杜甫,深得杜

  • 发墨守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皮锡瑞是清末著名经学家、学者。该书以袁钧辑郑玄《发墨守》为底本,校订袁氏的疏失,并对袁氏失收的予以补证。休例是先列袁氏辑《发墨守》原文,将袁钧的考证文字以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