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九章算术》是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内容多反映西汉时期事例,一般认为是在较长时期内,经多人之手纂辑修改而成,刘徽在《九章算术注原序》中说:“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说明《九章》是周秦以来数学发展总结性的代表作。《九章算术》共二百四十六道应用问题,并按问题的性质和解法分为九大类,每类为一卷。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每一小类都有一般解题步骤,即“术”,相当于公式。卷一方田章三十八问二十一术,专讲各种形状地亩面积的计算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卷二粟米章四十六问三十三术,专论各种谷物之间的换算;卷三衰分章二十问二十二术,论述配分比例算法,问题多与商业、手工业及社会制度有关;卷四少广章二十四问十六术,专讲开平方、开立方问题;卷五商功章二十八问二十四术,论述各种土木工程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卷六均输章二十八问二十八术,主要讲根据均输法纳税和输送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卷七盈不足章二十问十七术,讲盈亏类问题解法和比例问题;卷八方程章十八问十九术,专讲多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问题的解法;卷九勾股章二十四问二十二术,专论勾股定理及其各种应用。总共二百四十六问二百零二术。每道题有问有答有术,或一题一术,或一题多术、多题一术,大部分无计算过程和演草。从学科而论,《九章》涉及算术、代数、几何三方面内容。算术方面有分数概念与计算,主要分布在卷一、二、三各章,包括分数四则运算、约分、通分、化带分数为假分数,其步骤与今法相同。其中求最大公约数的“更相减损”很有创造性,可与西方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媲美。在卷二、三、六、九各节中专讲比率的各种算法,这套理论与方法成为中算理论的主要基础,今有术则是比率算法中最重要的法则,即四项比例算法,与比率有关的其他算法都在今有术基础上演化而来。实际应用中只要“因物成率,审辨名分”,便可据物之比率由今有数据求得未知数据。卷七专讲盈不足术,它在中算中亦占相当重要地位。盈不足术是把假设试验结合于理论推证的数学方法,通过两次假设试算,将一般应用问题化为特定的盈亏类数学模型,从而用固定的演算程序求解,这是中算史上一项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九章》中代数内容有开平方、开立方法,这是中算方程论的基础。开方术既简且明,计算步骤与今术相同,所不同的是古法用筹计算,运演过程繁琐麻烦。为了解方程需要,在方程章中出现了正负数概念与运算法则:“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是正负数加减法则,但没有出现乘除法则。负数概念的提出是中算发展一大里程碑,且具有世界意义。《九章》中的方程即联立一次方程组,其各项未知量的系数用算筹表示有如方阵,故曰“方程”。包含不止一个未知量算式及联立方程组概念的提出,全世界当推《九章》最早。其解法相当于现在加减消元法,但繁于今法:先遍乘,再累减,称为“直除”法。方程章的“五家共井”问题,当为世界上最早的不定方程组。勾股章第二十题求邑方大小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求解答吻合于求根公式,为我国解一元二次方程起源。几何方面的内容分布在卷一、五、九各章。在方田章中讲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弓形、圆环等面积的计算公式,除弓形稍有出入外,其他面积公式都是正确的。体积计算见商功章,其论述了城积(底为等腰梯形的直棱柱)、方堢(正四棱柱)、圆堢(正圆柱)、方亭(正四棱台)、圆亭(正圆台)、方锥、圆锥、堑堵、阳马、鳖朒、羡除、刍甍、刍童、盘池、冥谷、曲池等体积公式,其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在少广章有一“开立圆”题,相当于给出了球积公式,误差较大。在勾股章中先讲勾股定理及其变形,然后讲应用,其内容有勾股互求、勾股整数、勾股两容、相似勾股性质等四类。通过相似勾股形的性质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并与体积或面积联系在一起,推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几何学。《九章算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1)在数学教育方面,长期成为传播数学知识的教科书,由汉至元,学中算者无不先习《九章》,隋唐时成为立于学官的十书之一;(2)中国数学名家均自《九章》而出,或研读,或注释之,成为中算家摇篮;(3)形成“九章”体例,后世中算家著书立说,或按其格式编写,或冠以“九章”之名;(4)流传至国外,对日本、朝鲜等国数学发展颇具影响。《九章》成书后,为之作注者有:三国魏人刘徽(263),唐李淳风校注,北宋贾宪《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约1050),南宋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清李潢(?一1811)《九章算术细草图说》九卷等。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1892-1974)于1963年校点《九章》,1980年白尚恕著《〈九章算术〉注释》。1990年李继闵著《东方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吴文俊主编《〈九章算术〉与刘徽》,两书标志《九章》研究进入新阶段。《九章》版本有:南宋鲍浣之刻本,《四库》本,《丛书集成》本,孔氏微波榭本,《四部丛刊》本,《万有文库》本,1963年钱宝琮校点本。

猜你喜欢

  • 印史

    五卷。明何通撰。何通字不违,松江(今上海松江县)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万历年间。取历代名人各为刻一私印,又略附小传于后。秦十九人,西汉二百二十一人,东汉二百零六人,蜀十八人,吴七人,魏二十八人

  • 周官禄田考

    三卷。清沈彤(1688-1745)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师从何焯。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被邀修纂《三礼》,《大清一统志》,书成仪叙九品官,不仕归故里。学问根底深厚,通贯群经,尤精《三

  • 传经堂法帖

    四卷。清宋思敬(生卒年不详)集摹,董其昌书。宋思敬,字俨若,号秋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宋思敬自幼便与其兄宋思仁(1730-1807)嗜好书画,寻师问业,其中宋思敬尤其酷爱董文敏墨迹,收藏非常丰富。

  • 毛诗礼征

    十卷。清包世荣撰。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元年举人,拣选知县。据其从父兄世臣序称:“季怀殁后,检其遗书,有致友人书云:‘学诗八年,自谓有得,奋然欲述《诗礼原郑》一书,今编次粗就,殊不足

  • 激书

    一名《水田居激书》二卷(《四库提要》作无卷数)。明贺贻孙(详见《诗触》条)撰。此书二卷,二十三篇。自称“深感夫激我者成我之德,故记而述之,”名以《激书》。内容多为愤世疾俗之谈,且证以近事。有的则举古事

  • 祝氏事偶

    十五卷。明祝彦(生卒年不详)撰。祝彦字元美,山阴人。万历元年举人。本书采辑古代史传中记载古今事迹相同的内容,模仿《世说新语》的门目,分条引录,按类编次。旧目录所不能包括的部分,又分为天、地、人三部排列

  • 群书集事渊海

    四十七卷。未著撰者姓名。《明史·艺文志》以为宏治时人偏。可能据高儒《百川书志》所载。考李东阳《怀麓堂集》有此书后序。称国初人所辑,内官监左少监贾性在司礼购而得之。捐赀镂版,病其字在小,募善书者录之,稍

  • 觉生诗钞

    十卷,《咏物诗钞》四卷。《咏史诗钞》三卷。《感旧诗钞》二卷。《觉生诗续钞》四卷。《自订年谱》一卷。清鲍桂星(1764-1826)撰。鲍桂星,字双五,觉生,安徽歙县人。嘉庆进士,历官工部右侍郎,遭谗落职

  • 梵纲菩萨戒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梵纲菩萨戒经义疏》是注解姚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纲经》下卷的经解。该经义疏不完全依从天台五重玄义疏经定势,而采三重玄义。即释名、出体、料简。在释

  • 传习录论述参

    一卷。明王应昌(生卒年不详)撰,由其子王锬续成。王应昌字亮之,明天启进士,知交河县。清初,召为御史。著有《宗谱纂要》等书。此书皆阐发王守仁《传习录》的主要思想。因清初攻击王守仁心学者甚多,故王应昌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