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丹铅余录

丹铅余录

十七卷。续录 十二卷。摘录 十三卷。总录 二十七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其父杨廷和时为内阁首辅,因“议大礼”忤世宗意,乃乞休去。杨慎执前议力谏,两受廷杖,被谪戍云南永昌。在那里,杨慎生活了三十多年,一直到死。杨慎天才高逸,学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览,好学穷理,老而弥笃。其记诵之博,著作之富,为明代第一。论理学极诋陆九渊、王守仁,论经学极诋郑玄,诗文亦有复古倾向。杨慎平生著述达二百余种,主要有《升庵集》、《外集》、《遗集》、《檀弓丛训》、《檀弓批点》、《哲匠金桴》、《均藻》、《谢华启秀》、《谭苑醍醐》、《秇林伐山》、《俗言》、《古音骈字》、《古音复字》、《古音猎要》、《古音略例》、《异鱼图赞》、《玉名诂》、《石鼓文音释》、《金石古文》、《名画神品目》、《法帖神品目》、《书品》、《墨池琐录》、《风雅逸篇》、《古文韵语》、《世说旧注》等。《丹铅录》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凡是杨慎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前面都冠以“丹铅”二字,因“古之罪人,以丹书其籍,魏志缘坐配没为工乐杂户者,用赤纸为籍,其卷以铝为轴。”杨慎因得罪被流放,“名在尺籍”,故以“丹铅”二字以寄意。凡《余录》十七卷,《续录》十二卷,《闰录》九卷,杨慎又自为删削,又名为《摘录》者十三卷。首刻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后其弟子梁佐又删同校异,分类合辑,定为二十八类,名曰《总录》,刻之于上杭。考证取材丰富,且时有新见解。但因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因此难免芜杂,又因杨慎务奇好胜,甚至伪撰古书,以助论证。至万历年间,四川巡抚张士佩重刊杨慎集,将诸录及《谭苑醍醐》等书删并为四十一卷,附于集后,今亦与《总录》并行。此本只有余录、续录、摘录,而缺闰录,但因附有梁佐之《总录》,《闰录》亦在其中,四本相辅而行,以总录补三录之遗,正总录之误,仍然是杨慎之完书也。但因杨慎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饾为编,只成杂学”,故王世贞评价他“工于证经而疏于解经;详于稗史而忽于正史;详于诗事而略于诗旨;求之宇宙之外而失之耳目之内”。时人陈耀文、胡应麟也对杨慎之作很不以为然,陈耀文特作《正杨》一书,纠正杨慎之讹误。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内的“丹铅新录”和“艺林伐山”两部分,亦为专驳杨慎的引证和论辨而作。有《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丹铅续录》收入《宝颜堂秘笈》中,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宝颜堂秘笈》本影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有《丹铅杂录》,收入清乾隆年间李调元辑刊的《函海》中,亦有《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丹铅余录》有《函海》本、嘉靖丁未刊本、万历中张士佩刊本、别本、《函海》本、《宝颜堂秘笈》本、钞余录本。《丹铅总录》有明万历刊本、嘉靖梁佐单刊总录本等。

猜你喜欢

  • 樵香小记

    二卷。清何琇(生卒年不详)撰。何琇字君琢,号厉庵,宛平(今北京市)人。雍正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全书多为考证之文,共一百二十条,论经义方面内容占大多数,其次是论小学方面内容,另外还涉及字学、韵学等。其

  • 关帝纪定本

    四卷。明戴光启、邵潜同编。光启字方廷。潜字潜夫,皆江都(今属江苏)人,生卒仕履均不详。关帝即三国刘蜀大将关羽,有关他的事迹,元明间,胡琦、吴浚、吕楠、胡三省诸人皆曾各纂辑成书,戴光启、邵潜二人有感于诸

  • 三异人集

    二十二卷。明李贽(1527-1602)编。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单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温陵居士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姚安知府。

  • 昨非庵日纂

    见《昨非斋日录》。

  • 透帘细草

    无卷数。不知著者。这是一本元末明初的商业算书,原本已佚,现仅有残本,是从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七卷中发现收有五十四问(载于杨辉的《续古摘奇算法》之前)和《永乐大典》中录出的十七问,共计得七十一问

  • 毛诗古音考

    四卷。明陈第撰。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万历间秀才,以诸生从军,官至蓟镇游击将军,致仕归。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精音韵训诂之学,尚著《读诗拙言》

  • 广陵思古篇

    二十九卷。清汪廷儒编纂。汪廷儒,仪征人。此篇共二十九卷,分为:卷一至卷十江都人,卷十一,卷十二甘泉人,卷十三至卷十五仪徽人,卷十六至卷二十高邮人,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兴化人,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八宝应人,卷

  • 论语手札

    三卷。朝鲜丁若镛撰。若镛著有《易学绪言》。是书为奎章阁所藏抄本。每半页有十行,每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全书共三卷。不释全部经书,只从《论语》各节中把有疑义的分别摘录出来,而按自己的见解论列之

  • 五杂俎

    十六卷。明代谢肇淛撰。谢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今属福建东部)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郎中,以广西右布政使终,为知名的藏书家与作家。此书是笔记,以类相从,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部。主要记载明代的政治、经

  • 春秋蓄疑

    十一卷。清刘荫枢(详见《大易蓄疑》)撰。此书是针对当时治《春秋》者多不考求经文之义而一味盲从诸家传注的不良学风而著。作者在《春秋》经文各条之下胪列《左氏》、《公羊》、《穀粱》及胡安国之说,然后自出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