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一峰集

一峰集

十四卷。明罗伦(1431-1478)撰。罗伦字应魁,改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人。家贫好学,樵牧携书,讽诵不辍。成化二年(1466)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擢进士第一,授修撰,因疏劾大学士李贤,谪福建市舶司提举,李贤卒复官,改南京供职,不久引疾归,以授徒讲学终。著有《一峰集》。罗伦的诗文集于弘治初年由王昂开始刊刻,其版毁于火。正德年间,罗伦之子罗干任江阴教官,又重新刊刻,不久又毁。是集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张吉任永丰知县,嘱教谕林应芳搜集罗伦诗文稿,校刊而成。共十四卷。集前有罗洪先、聂豹二人序及罗伦遗像,并正德十六年(1521)制诰、陈宪章所撰传。《一峰集》另有万历十八年(1590)刻本,吴期炤任永丰知县,此时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又已蚀败,吴期炤又请邹元标重校,并且还购得罗伦手录《梦稿》,计诗三百余首,合策奏序记诗文编为十卷,刊刻行世;集前有吴期炤邹元标序。罗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已,要求自己“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风烈而雷迅,迁善犹风,改过犹雷”。其文章自具清刚之气。黄宗羲认为其文“刚毅之气,形于笔端,芒寒色正”。其诗虽非所长,但抒情写景之作,尚有几分艺术魅力。还应指出,其集中的纪梦诗甚多,但构思雷同,缺乏创造性。有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猜你喜欢

  •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详见前条。《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作于丁巳(1917年)2月,当时王国维主讲于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兼负责编辑学术丛编,故其书在此影印。一月后,见英国人伦同所收藏的甲骨墨本中

  • 痊骥通玄论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鸿苞

    四十八卷。明屠隆(详见《考盘余事》条)撰。此书是屠隆晚年所著,其言放诞而驳杂,且将杂文、案牍一同编入其中,从而使体例饾饤互见,甚为芜杂。内容大旨耽于二氏之学,引而加于儒者之上。谓周公、孔子大而化之之谓

  • 雅安县志

    六卷,清胡荣湛修,余良选纂。胡荣湛,富顺人,曾知雅安县事。余良选,邑人。雅安古青衣、羌国。秦置严道县,宋齐梁侨置汉嘉县,魏周曰始阳县。隋复称严道县。唐宋元因之。明省严道县为雅州。清雍正间,升为雅州府,

  • 经学历史

    不分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分为“经学开辟时代”、“经学流传时代”、“经学昌明时代”、“经学极盛时代”、“经学中衰时代”、“经学分立时代”、“经学统一时代

  • 八分书辨

    一卷。清杨锡观撰。参见《六书辨通》。是书系考辨八分书体之作。关于八分,历代众说纷纭,言人人殊。杨氏辨之曰:“八分即汉隶,今楷之别名尔。”“汉之隶皆可谓分,其从篆体者,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隶也;其与正楷无异

  • 丹阳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刘诰、凌焯等修,徐锡麟、姜璘纂。刘诰(?-1878),字朴卿,河南罗山人。进士,光绪二年(1876)任丹阳知县。徐锡麟,字天石,邑人。道光岁贡生,同治元年(1862)举贤良方正,孤

  • 毛诗通说

    三十卷,补遗一卷。清任兆麟(生卒年不详)撰。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号心斋,又号竹居,江苏震泽(今属江苏吴县)人,一说武原(今江苏东南)人。诸生,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兆麟幼承家学,博闻敦行,

  • 西夏记

    二十八卷。近人戴锡章撰。编年史西夏史书。锡章字海珊,开县人。曾入史馆任职。赵尔在是书序中称“纪盖本张氏鉴《西夏纪事本末》、吴氏广成《西夏书事》、陈氏昆《西夏事略》而增辑之者,益以丛刊搜猎之广使一代得失

  • 孝史

    十卷。清钱尚衡撰。钱尚衡,字云林,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古人孝行,上起唐虞,下迄明代,以朝代先后为序。所记人物事件多采自正史及《一统志》,后其子凤文又搜访稗官小说,续补成编。各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