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均输平准

均输平准

汉武帝时,政府为控制运输,掌握物价,取得收入而实行的一项经济政策。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他鉴于诸官府各自争购物资,使物价腾跃,而各地向中央交纳的贡物不能抵偿运费的状况,派遣大农部丞数十人,分赴各郡国,在各地设立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从郡国征收的租赋财物,向京师及各地输送。并在京师设立平准官,受理各地输送积聚的货物,掌握各地物价涨落情况。令各地折价向均输官交纳贡物或当地物美价廉的特产,平准官和均输官在低价地区购买货物,转运京师,或转运至高价地区出售。运输人员征发平民充当,工具由官府置办。这样,既避免了官府争购抬高物价,也给交纳贡物者以方便,而官府获其贱买贵卖之利。

猜你喜欢

  • 五国相王

    战国中期魏将犀首(公孙衍)发起的一次“合纵”活动。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一说周显王四十五年,魏将犀首发起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即互尊为王,以抗秦。

  • 国野制

    西周和春秋时期一种体现社会阶级对立的制度。国和野分别指国都和国都四郊以外的地区。国都及其近郊地区的居民称作“国人”,在“野”的农业生产者则称为“野人”。一般认为,国人是各级贵族及其疏远的宗族成员,也包

  •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

  • 晋灭东吴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西晋发兵二十万,分五路进兵攻吴。东线,杜预从襄阳发兵直捣江陵(今湖北江陵),占领江陵及江南各州郡。建威将军王戎直攻武昌,安东将军王浑出击横江(今安徽和县横江浦),欲攻采石,取建

  • 蒙古军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蒙古人与色目人组成。据史书记载,蒙元时期,蒙古人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论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是蒙古统治者所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

  • 督办军务处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对日作战的参谋总部。1894年11月2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五日)清廷设督办军务处,命恭亲王奕訢为督办军务大臣,庆亲王奕劻为帮办大臣,翁同龢、李鸿藻、荣禄、长麟为会办大臣。该处系临时机构,

  •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颁布的关于奖励科学发明、提倡工商业的法令。1898年7月12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发布,共十二款。主要内容:对能采用新法制造船械枪炮等器,并超出西方各国者,或采用新法,兴大

  • 神武军

    ①唐代禁军名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肃宗置。也叫神武天骑,分为左、右神武天骑及左、右羽林,左、右龙武等六军,称“北衙六军”。②南宋军队名称。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五军

  • 日知会

    辛亥革命前湖北革命团体。1904年(光绪三十年)湖北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遭到破坏后,曹亚伯、刘静庵于次年利用美国基督教武昌圣公会所设阅报室建日知会,陈列革命书刊,传播革命思想,策划成立团体。1906年2

  • 磨古斯反辽

    辽后期阻卜(又称达旦、鞑靼)人民抗辽斗争。十一世纪初,辽圣宗发兵征服游牧于辽西北草原上的阻卜后,对当地人民进行残暴的军事统治,不断引起阻卜人民反抗。阻卜逐渐成为辽西北地区一支劲敌。道宗继位后,阻卜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