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儿皇帝

儿皇帝

五代时后唐明宗死后,皇位继承之争异常激烈。明宗女婿、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图谋夺取政权。清泰二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今山西太原)举兵反唐。后唐末帝派大将张敬达督军进讨。石敬瑭实力不支,向辽乞援。契丹主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驰援,大败唐军。石敬瑭解围而出,面见耶律德光,以约为父子之国,割让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雄县南)、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山阴)、朔(今山西朔县)、蔚(今山西蔚县)等十六州,以及岁输帛三十万匹等三项条件为代价,换取对方支持,终灭后唐,建立后晋。石敬瑭依约称比自己小十二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自称“儿皇帝。

猜你喜欢

  • 韩信拜将

    楚汉战争前夕,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故事。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他先投项梁, 后归项羽,未被重用。后又改投刘邦,任治粟都尉,受到萧何的重视。刘邦被封为汉王,去南郑(今陕西汉中),

  • 棒胡起义

    元末河南农民起义。首领棒胡,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原名闰儿,因善使棒,故以棒胡称。棒胡以宗教形式为掩护进行活动,自称李老君太子,烧香聚众。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二月起义于汝宁信阳州(治今河

  • 常州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鲁港之役中南宋失败,各地宋军相继遁逃或降元,常州(今属江苏)亦降。恭宗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五月,宋将刘师勇率部收复常州。元军旋又来攻,宋军力战固守。十月,元丞相伯颜亲率主力部

  • 吴遽起义

    孙吴时鄱阳农民起义。嘉禾六年(公元237年),鄱阳(治今江西波阳东)人吴遽率领当地农民举行起义,杀死前来掠民为兵的中郎将周祗,连克数县。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和庐陵(治今江西泰和西北)两郡农民纷起响应。

  • 黑旗军援越抗法

    刘永福所部军队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的斗争。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流亡到广西南部的上思县,做过佣工。1857年(咸丰七年)参加广西农民起义。1865年(同

  • 张煌言抗清

    张煌言, 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鲁王政权垮台后,他和张名振奉鲁王于海上,在舟山、浙江沿海一带活动,并多次出师长江。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张煌言与郑成功连兵北伐,水陆两军围攻南京,还溯江而

  • 红巾军

    ①北宋南宋之际,河东泽(今山西晋城)、潞(今山西长治)一带人民自动组织抗金“忠义社”,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后扩大至河东大部及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相当严密,又熟悉地形敌情,故能屡败金兵

  • 大成国

    参见“广东天地会起义”。

  • 王仙芝、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大起义。领导者为王仙芝和黄巢。二人均系私盐贩出身,见多识广,富于斗争经验。唐末懿宗、僖宗时,关东地区水旱频仍。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大旱, 自潼关东至海滨,夏麦只收一半,秋谷几乎全无。唐政

  • 天圣诏书

    北宋仁宗时规定佃客身份地位的一项诏令。仁宗即位后,鉴于佃客身份低下,许多佃客被强行编入税户,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国家正常的财政收入和社会安定,而南方诸路尤甚。故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十一月,诏令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