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贺作。这是一组咏马诗。诗人运用历史上有关马的记述和传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勾画了多种马的形象,有品质非凡的骐骥,有矫健拂云的捷骏,有不遇明主的宝驹,有流落风尘的龙骓,有春风得意的小颈,有养
见“平子归田”。
《后汉书·张奂传》载,张奂字然明,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赋,治理有方。河西风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后因以“然明改俗”美称州郡长官
蘋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左传·隐公三年》:“颇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后借以泛指祭品。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手奉蘋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
【介绍】:见于敖。
《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儹。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穆公,名之曰兰。”后用为得子的征兆。元稹《感逝》:“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唐韩愈作。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作于长安,时愈为刑部侍郎。《旧唐书》本传载: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迎佛骨,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有废业
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后用为咏猛将之典。李白《豫章行》:“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唐陆龟蒙作。野庙,指民间供奉不在朝廷祀典以内的杂神的庙宇。本文借为野庙立碑,揭露当时官吏凶残、腐朽的本质。首段从碑的得名、作用说到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悲夫氓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二段叙写瓯越间百姓迷信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至宪宗时人。韩愈友李愿,贞元中至长安,后归隐盘谷,或即其人。能诗。《御览诗》录诗二首。《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全唐诗》所附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