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驱竖子摘苍耳

驱竖子摘苍耳

【介绍】:

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瀼西作。驱,遣使。竖子,僮仆。苍耳,又名卷耳,是一种可供食用和药用的野草。这首诗写杜甫因蔬菜不足,而食僮朴所摘的苍耳,从而念及乱世之中,赋敛惨重,人民遭受的饥苦,进而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由此一件小事,可见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可贵精神。汤启祚曰:“因摘野食,轸念黎民,致咎诛求,转伤战伐。仁贤情性,胞与心怀。”(《杜诗笺》卷二)

猜你喜欢

  • 随师东

    【介绍】:李商隐作。“随”通“隋”。此诗借隋师东征暗指唐文宗大和年间讨伐李同捷的战争,慨叹朝廷尽管化费了大量军费,但军令不严,赏罚不明,用人不当,虚传捷报,致使沧州一带长期战云密布,尸骨遍野。五、六句

  • 元规

    ①美好的品行。吴筠《高士咏·太伯延陵》:“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②东晋庾亮字元规。参见“元规爱月”。

  • 员馀庆

    【介绍】:见员半千。

  • 叔向囚拘

    叔向,春秋晋羊舌肸的字。晋大夫范宣子讨伐栾盈之乱,杀害栾盈同党羊舌虎等人,又因叔向是羊舌虎的同父异母哥哥,所以也把叔向囚禁起来。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后用以指因受株连而蒙冤。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

  • 陊庵重订李于鳞唐诗选

    明李攀龙原选,蒋一葵笺释,黄家鼎重订。一葵,字种舒,别号石原,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神宗万历举人。家鼎,号陊庵,约生活于明末。《陊庵重订李于鳞唐诗选》,七卷。选诗同李攀龙《唐诗选》,注评亦同蒋一葵笺释

  • 三缄口

    即三缄其口,意为封口三重。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后用以指慎于言辞。权德舆《诫言》:“言之或未行,前哲所

  • 赋得

    【介绍】:刘长卿作。一作皇甫冉诗,题作《春思》(全)。见《春思》②。

  • 韦添

    【介绍】:五代时人,曾仕闽为中书吏。《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 寸肠

    ①泛指胸臆,心间。韩偓《感旧》:“省趋弘阁待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②心事。吴融《松江晚泊》:“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牛峤《更漏子》之三:“招手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

  • 岳降

    《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义谓四岳有神下降,生下甫侯和申侯以辅佐周王。后因以“岳降”称颂贤明的宰辅重臣。韩偓《感事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