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儹。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穆公,名之曰兰。”后用为得子的征兆。元稹《感逝》:“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介绍】:阆中(今属四川)人。曾官校书郎。年少而逝。寒食节时,其鬼魂曾回家题诗于芭蕉叶上。《全唐诗》收其鬼诗1首。
【介绍】:五代诗人。蜀(今四川)人。生卒年不详。初为后蜀高祖孟知祥幕观察判官。明德元年(934)擢翰林学士。后主孟昶时,兼兵部侍郎。广政十一年(948),拜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累为中书侍郎
【生卒】:809—888?【介绍】:字雄飞,行十四,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举进士不第,隐居鉴湖,终生不仕。为人唇缺,后遇医补得,时人号曰“补唇先生。”方干在咸通、中和年间,以诗著名江南,颇为时人所重
【介绍】:韦庄作。灞陵,汉文帝陵,在长安东七十里。诗前四句着意描绘眼中所见景象,春桥、晴山、落花、新酒,栩栩如在目前;后四句于写景中寓感慨,宫阙高耸依然,伫立斜阳中不由令人黯然神伤,透出长安乃众生汇聚
【介绍】:见黄损。
清陈廷敬撰。凡二卷。此书载入陈氏之《午亭文编》,只选杜诗七律,共55首,多系名篇。注释详明,其辨疑驳难,分析章法,独抒己见,颇有新意,故是书颇为当时所推重,仇兆鳌《杜诗详注》屡屡引及陈氏之说。有康熙间
①指遗弃的簪珥等饰物。袁不约《长安夜游》:“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堕珥满街中。”②《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
【介绍】:于鹄作。本组诗以民歌口吻和具体细节,渐次描绘了一女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天真稚气心态。第一首描写女孩的淘气;第二首描写女孩的娇痴;第三首描写少女的相思之情。三诗均取材精妙,语
千方百计。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九十:“争头觅饱暖,作计相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