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盛唐体

盛唐体

诗歌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唐诗“以时而论”,有“盛唐体”,注:“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其“诗辩”称:“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盛唐时限,论者多指玄宗、肃宗时期或稍后。其时诗歌,多奋发向上、乐观自信,兼备兴象、风骨,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成为盛唐诗风的重要特征。

指盛唐时期诗之风格。“盛唐体”之说始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言而不详。明高棅《唐诗品汇》始分初、盛、中、晚唐,故初唐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之说亦随之大行。盛唐多指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713—765)之际。高棅《唐诗品汇总叙》云:“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严羽称当时有“张曲江体、少陵体、太白体高达夫体、孟浩然体、岑嘉州体、王右丞体”。概而言之,“盛唐体”的特点:一是风骨与兴象兼备,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评孟浩然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评陶翰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评崔颢诗“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二是如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所云“盛唐气象浑成,神韵轩举”。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李、杜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亦见唐诗之雄浑气象。三是诗味淳厚,余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四是开阔的诗境,乐观、进取、开放外向的审美情致。

猜你喜欢

  • 宪乌

    御史台的别称。因御史台又称乌台、宪台,故称。钱起《清泥驿迎献王侍御》:“鹪鹩无羽翼,愿假宪乌翔。”

  • 仙游山

    山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南。白居易《游仙游山》、《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诸诗。

  • 玄宫

    ①仙人居住的宫殿。亦泛指道观。李中《赠蒯亮处士》:“玄宫寄宿月华冷,羽客伴吟松韵秋。”②指帝王的坟墓。姚合《敬宗皇帝挽词》:“玄宫今一闭,终古柏苍苍。”

  • 薜衣

    见“薜荔衣”。

  •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介绍】:李白《夜下征虏亭》诗句。岸边山花似姑娘美丽的莲腮,江中渔火似明灭的“流萤”,联想很富有诗意。绣颊,古时女子用丹脂饰颊,称为绣颊。江火,指江船的灯火。

  • 七哀

    见“七哀诗”。

  • 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九嵕山上。陵墓东西两侧高峰突兀,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显陵山主峰之险峻。始建于贞观十年(636)葬长孙皇后时,至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病逝止,历时13年。陵

  • 檀栾

    秀美貌。多用以咏竹。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

  •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介绍】:杜甫《秋兴八首》其八诗句。二句言:香稻,乃鹦鹉啄馀之粒;碧梧,则有栖老凤凰之枝。举鹦、凤以形容稻、梧二物之美。直译为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错综其句式,宾语提前,不仅突出了香稻、碧梧

  • 扇对格

    即隔句对。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如少陵《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参见“隔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