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郑崇传》:“郑崇字子游……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因以“听履”咏尚书或指直臣向帝王进谏。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鉴,听履
【介绍】:姓氏事迹无考。《万首唐人绝句》卷六四录其诗《题紫微观》1首。《全唐诗》据以收入。
晋邓攸字伯道,历官至尚书右仆射。永嘉末石勒兵乱,携子侄逃难。途中屡遇凶险,恐难两全,乃弃子保侄,后终无子嗣。见《晋书·邓攸传》。后用为叹人无子嗣的典故。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
傅东华选注。铅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为商务版《学生国学丛书》(第二集)的一种。此书选注孟诗153首,按诗体编次。所选之诗据明末毛晋辑《五唐人集》本,凡毛本注明宋蜀刻本不载之诗均不予选录。
陈瑶玑著。全书共分六章,即家学渊源、杜甫自身的造诣、师友渊源、杜诗特质的地理因素考、杜诗特质的时代因素考、关于杜诗体式的类别与修辞。重在探索杜诗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形成的诸多因素,颇有见解。台湾弘道文化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一说系谢灵运之远孙。咸通前后在世。有清才。预感天下将乱,作杂感诗以讽谕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杂感诗》二卷,元时已为一卷。作品今佚。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
①唐代御史、拾遗的别称。韦迢有《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诗,元稹有《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陕府与吴十一兄端公崔二十二院长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诗。②唐代翰林院学士承旨亦称院长。
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佐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他,伯益于是避居箕山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后世常以之比能臣贤士。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才,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介绍】:司空曙作。诗题一作《经废宝庆寺》。作者一作耿湋,题为《废庆宝寺》,见《全唐诗》卷二六八。诗借描绘庆宝寺古旧破败、荒凉不堪之景,抒写尘世萧瑟、人事全非之悲。明陈继儒评曰:“苦语哀思,极得风雅之
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旧以此为不祥之兆。柳宗元《咏荆轲》:“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