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作《送人作使归》。皇甫曾作。李中丞,即李抱真,大历间,累加御史中丞,此诗当作于李历泽、怀二州刺史再授怀泽潞留后时,故诗云“关河三晋路”。本篇以雄浑高迈的笔触抒写李中丞由京都回本道建旌戍边的
晋代高士庞德公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荆州刺史刘表多次延请,庞德公乃携妻子登鹿门山,隐居不还。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后因以“隐鹿门”形容不慕荣华,甘心隐居山野。杜甫《遣兴五首》之二:“举家隐鹿门,刘表
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其五:“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八水,乃长安附近八条河流之总称,知该山池当在长安。又,杜审言同诗其一:“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则山池当在长安(即今陕西西安市)
和诗中的一种。指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和诗。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唱和,始依韵。”
唐宫名。在长安皇城东南兴庆坊。原是唐玄宗即位前的府第,即位后改为离宫,称兴庆宫,也称南内。宫内有交泰、南薰、大同诸殿,南有长庆楼,西南有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龙池东北有沉香亭等。唐玄宗李隆基有《春中
王汝弼、聂石樵笺注。齐鲁书社1987年1月出版。该书编选李商隐诗156首,以冯浩本为主,参考其他各家笺释评注,加以补充校正、钩沉索隐。笺注详明,考辨精严,立论平实通达,无牵强附会之弊。
传说春秋时有人贪图吴王的重赏,杀其二子,用血衅金,造成二钩,并以两个儿子的名字为双钩命名,呼其名则钩相应,双钩一曰吴鸿,一曰扈稽,献之吴王,吴王重赏其人,视二钩如宝,终日不离其身。见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谓佛之德。道恭《出赐玄奘衲袈裟应制》:“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
道家称佛为古先生。姚合《闲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石窌,春秋齐地。故址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齐晋交战,齐军大败,辟司徒之妻遇见败退的齐军,首先问齐国国君是否安全,然后再问其父锐司徒是否安全。齐侯认为她懂礼仪,赐给她石窌这个地方。见《左传·成公二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