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郁贤皓选注。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系“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之一。选诗300余首,选文18篇。以编年为主,每篇有注释、评笺、按语,注释详赡,对人名、地名、名物、典章制度、事典都加诠释,训诂多
指屈原流放遇渔父并相问答之事。见《楚辞·渔父》。后用为遭贬之典。郑常《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一同,一起。齐己《寄岘山愿公三首》之一:“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即幼妇碑。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三九:“杨修见幼妇,一览便知妙。”参见“黄绢①”。
孔子故里。因有两石阙,故名。在今山东曲阜城内。孔子曾在此讲学授徒。后因以“阙里”代指孔子或儒家孔学。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
【介绍】:字元威,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末入闽仕王审知父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建阳东观山。《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指盛唐文人萧颖士、李华。《新唐书·萧颖士传》云,萧颖士好奖掖、推引后进,结交甚广,独与李华齐名,时称“萧李”。
清蘅塘退士原编,台湾学者严一萍集释。六卷。台湾艺文印书馆1991年1月版。该书首列自序,次录《唐诗三百首题辞》,再撰《蘅塘退士小传》,书后按笔画顺序附作者与诗题索引。该书大致仿照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体
本指春秋时晋文公焚烧山林以逼介子推出仕的故事。后用为悉心聘贤之典。吴仁璧《投谢钱武肃》:“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介绍】:杜甫大历二年(767)九月在夔州作。原缺一首,有的版本以《登高》一首补之。第一首“重阳独酌杯中酒”,写佳节抱病,弟妹分离之苦,“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催人泪下。第二首“旧日重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