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罗隐《夏口》诗残句。《吴越备史·罗隐传》:“(隐)及来谒(钱)王,惧不见纳,遂以所为《夏口》诗标于卷末云:‘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之句。王览之大笑,因加殊遇。复命简书辟之,曰:‘仲
指汉代未央宫之宣室殿。汉文帝曾于此召问贾谊鬼神之事。事见《汉书·贾谊传》。后因用为君主召见贤才的典故。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
①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称。相传鲤鱼回游至此,腾跃而上者化为龙,其不得上者则点额曝腮而下。后因以“龙门”指科举之事。或谓飞黄腾达。刘复《送黄晔
【生卒】:829~?【介绍】:一误作王羽,歙州(今属安徽)人。昭宗光化四年(901)进士,时已73岁,昭宗特下诏授秘书省正字。与诗人杜荀鹤友善。《全唐诗》存诗1首。
①即泰山。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古人又谓泰山为天帝孙,主招人魂魄。见晋张华《博物志·地》。故又以“岱宗”指死亡。顾况《伤大理谢少卿》:“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①驯顺的山雉。卢照邻《羁卧山中》:“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②东汉鲁恭为中牟宰,有仁政。天下蝗螟为害,而中牟县独不受其灾;山雉栖落在人身旁,没有人去惊扰它。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后因以“驯雉”为称
【介绍】: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在云安(今重庆云阳)作。诗以“长江”命题,并非就景写景,而是写其朝宗入海之性,以警戒盗贼之背主。由此可见杜甫念念不忘朝廷和国家的忠君爱国思想。二首各有侧重。第一首,写
【生卒】:?—956?【介绍】:唐末进士,五代时仕于湖南,为武安节度使王逵掌书记,尝因轻鄙周行逢为人而结怨。后王逵死,周行逢寻隙将其沉江。《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有诗2句。
不戴巾冠的奴仆。李白《梁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亦作“平头奴”。丘为《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唯一平头奴。”
【介绍】:唐代诗人。自号逍遥先生。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人。生卒年不详。昭宗时人。大顺二年(891)至天祐二年(905)间,曾为平卢节度使王师範幕从事。《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全唐诗》所附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