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收《即事》诗1首。
【介绍】:唐末庐山僧,后入蜀。《全唐诗》存诗5首。
【介绍】:五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五代初期居武陵,与荆州齐己诗书往来,年龄相近。后在鼎州节度使马希振门下,与希振联句。曾寄古风、今体诗四轴给齐己,齐己谓其“今体尽搜初剖判,古风淳凿未玄黄”。作品多
【生卒】:830?—?【介绍】:字梦微,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昭宗光化四年(901)进士及第,时年已逾七十,当年尚有王希羽、刘象等四人同时登第,皆年迈,时人号“五老榜”。授松校书郎。其诗多行旅感怀之作
偏向一方;不公平。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孟郊《上张徐州》:“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
传说黄帝骑龙仙去,唯弓剑留存于世。见《史记·封禅书》、《列仙传·黄帝》。后因以为追怀已故帝王的典故。杜牧《河湟》:“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介绍】:李涉作。见《润州听暮角》。
亦称浣纱石。传说为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石头,在今浙江诸暨城南浣纱溪畔、苎罗山下。楼颖有《西施石》诗。
【介绍】:李益作。汴河,即汴水,指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年间所开凿的通济渠东段,起于河南荥阳终于江苏盱眙。诗将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比照,抒写了昔盛今衰、历史无情的兴亡之感,喻示唐人要引以为戒
【介绍】:唐末道士。字博夫,唐兴(今四川蓬溪)人。隐居永康天国山,自号天国山人。与杜光庭有诗文交往。《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