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即旸谷。古代神话传说中日出的地方。亦借指太阳。刘商《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②指朝廷。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③地名。在今陕西省淳化县北。高适《
古地名。春秋郑大夫子产所居地。《论语·宪问》:“为命……东里子产润色之。”后亦代指子产。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十:“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
指对方。王梵志《前人敬吾重》:“前人敬吾重,吾敬前人深。”
【介绍】:戎昱作。描写湖上亭的美丽春光,并以拟人手法抒发对故居一草一木的依依不舍之情。构思独具匠心,充满画意,空灵含蓄,耐人品味。
前秦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远方,其妻苏蕙因怀念他,而在织锦中织入回文旋图诗,凡八百四十字,可成诗数千首,每一首都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后因以“织锦”谓女子怀念丈夫或情人。赵嘏《织锦窦家妻》:“锦字行行苦
【介绍】:杜甫作。题下原注:“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杜甫在乾元二年(759)秋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居数月,又为衣食而携家去同谷(今甘肃成县)。途中写纪行诗十二首,这是第一首,故曰“发秦州
【介绍】:常州(今属江苏)人。开成五年(840)进士,官终乌程令。与姚合、贾岛、李商隐等人有唱和,后辈诗人尊称“喻先辈”。与方干尤善。辛文房谓其“有诗名。晚岁变雅,凫亦风靡,专工小巧,高古之气扫地,所
亦称“大纽”。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一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韵母相近且声母相同的词。(双声联绵词除外)如“田夫亦知礼,寅宾延上坐”,“寅”为真韵,“延”为仙韵,韵母不同但同属“以”声母,故犯傍纽。参
【生卒】:652—725【介绍】:字绍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举秀才高第,历任汴州仓曹参军、礼部郎中、给事中、中书舍人、德州刺史、黄门侍郎、御史大夫、吏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卒谥文。新、旧《唐书
【介绍】:一作《寒食夜》。韩偓作。描绘一个春色艳丽、细雨朦朦的夜晚,首句叠用“恻”与“剪”,将春夜细雨飘飞情景,烘托得轻柔凄美;次句把初春之梅花杏花摄入诗中,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色彩;第三句乃全篇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