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徐浩

徐浩

【生卒】:703~782

【介绍】:

字季海,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人。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方十五,明经及第。历任鲁山主簿、右拾遗、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尚书右丞等。肃宗时由国子祭酒贬庐州长史。代宗时任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岭南节度使、吏部侍郎。德宗初,授彭王傅,封会稽郡公,卒谥定。新、旧《唐书》有传。浩善为文词,尤工书法。《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补编》补2首。

【生卒】:703—782

【介绍】:

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季海,郡望东海(治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祖籍吴兴(治今浙江湖州),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州)人。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十五,明经擢第,调鲁山主簿。张说览其《喜雨赋》、《五色鸽赋》,爱其才,因上闻,擢太子校书、集贤殿侍诏。改巩县尉。寻拜右拾遗。二十一年(733),受张守珪辟,入幽州节度使幕,授监察御史。后任河阳令,以善政称于时。入为太子司议郎。天宝三载(744),东都留守王倕辟为从事,任检校金部员外郎。因审察伪符有功,表荐为检校都官郎中,充岭南选补使。转刑部郎中,兼司农少卿。安史乱时,任襄州刺史。京师失守,从玄宗幸蜀,拜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尚书左丞,封会稽县开国男。后改国子祭酒,为李辅国所谮,贬庐州长史。代宗继位,召为中书舍人,迁工部侍郎。大历二年(767),出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三年(768),入朝,拜吏部侍郎。八年(773)因妾弟冒选,贬明州别驾。德宗建中二年(781),召拜彭王傅,进封会稽郡公。三年(782)卒,年八十,赠太子少师,谥曰定。徐浩善为文,兼擅书法,贾至称其“有凌云之词赋,兼临池之翰墨”(《授徐浩尚书左丞制》语)。窦臮述书赋》称其书法“娅姹钟门,逶迤王后”。浩论书法之专书《书谱》(一卷)、《古迹记》(一卷),已为唐人张彦远编入《法书要录》。另有《庐陵王传》一卷,《直斋书录解题》有著录,已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五篇,《唐文拾遗》补一篇。事迹见唐张式《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东海徐公神道碑铭》,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寄高三十五大夫

    【介绍】:杜甫作。见《奉寄高常侍》。

  • 疏达

    敞亮。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四轩尽疏达,一榻何清零。仿佛闻玉笙,鼓铿动凉磬。”

  • 杨於陵

    【生卒】:753~830【介绍】:字达夫,行三,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幼丧父,飘泊江左。大历六年(771)中进士,为政有德,官至户部尚书,封弘农郡公,以尚书左仆射致仕。卒谥贞孝。新、旧《唐书》有传。《

  •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

    【介绍】:许浑《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诗颈联。二句描绘出一幅秋暮湖光山色图。山色自非一般,在暮云衬托下,愈显苍茫浑涵;湖光亦佳,秋月倒映处,尽见潋滟动人之姿。山色湖光,相互辉映,蔚成美景。

  • 张翔

    【生卒】:724—779【介绍】:唐代诗人。字子翼。泾州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天宝初,调补济王府参军。历阌乡、陕县二县尉等。累迁京兆府功曹参军。官终殿中侍御史。有文集十卷,未见著录,已佚。《全唐诗补编

  • 拾得

    【介绍】:约于玄宗至代宗间在世。台州国清寺苦行僧。与寒山友善。时传其为菩萨应身,尊为贤士。善以诗宣扬佛理,以劝谕世人,亦有吟咏山林风景及隐逸情趣之作。其诗由僧道翘编为1卷,凡50余首,附录于《寒山子诗

  • 送灵澈上人

    【介绍】:刘长卿作。一作《送灵澈》。灵澈,唐时著名诗僧。此诗当作于刘长卿晚年寓居弋阳(今属江西)山间时。这一首送别诗,并不写离情别绪,只以简笔素描画出高僧背影:身背斗笠,独归青山。远远映之以苍苍竹林,

  • 谢观赋

    赋集。唐谢观撰。谢观自制《谢观墓志铭》谓著述共四十卷,尤攻律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谢观赋》八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著录刊行,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一篇。

  • 日下

    ①太阳落下。李峤《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雨余林气静,日下山光夕。”②指京都。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日下人谁忆,天涯客独行。”戎昱《秋日感怀》:“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 一定

    固定不变。吴融《题画柏》:“未知陵上柏,一定不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