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宋之问

宋之问

【生卒】:656?—712?

【介绍】:

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或一为郡望,一为实籍。排行五,一说十一。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后天授元年(690),与杨炯并以学士分直习艺馆。后授洛州参军,迁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预修《三教珠英》。中宗神龙元年(705),因谄事张宗昌、张易之贬为泷州参军。二年(706)春逃归洛阳。因其弟告变之功,擢授鸿胪主簿。转户部员外郎,兼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708),迁考功员外郎,三年(709)知贡举。因贪贿,贬越州长史。睿宗景云元年(710),以之问曾谄附张易之、武三思,流徙钦州。途中在桂州滞留数月。玄宗先天中,赐死徙所。宋诗多歌功颂德的应制之作,靡丽精工,内容空泛,而贬逐途中纪行述怀诸作,如《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过蛮洞》、《经梧州》等,却能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显得清通圆美而富有生气。他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历来被视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他们的律诗不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新唐书》本传),而且着意追求构思和意境的创新,使诗歌艺术从古体诗的直陈其意、达情务尽转向近体诗的凝练含蓄,思致工巧,完成了诗歌体制的一大变革。之问尤善五言律诗,能于精丽缜密中见自然清雅之致。所作五言排律,被胡应麟誉为“古今排律绝唱”(《诗薮·内编》卷四)。五绝《渡汉江》,语浅情深,含蓄凝练,向为人传诵。有友人武平一编《宋之问集》十卷,已散佚。今存《宋之问集》二卷,为明人所辑,有《四部丛刊续编》本。《全唐诗》编诗三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二十七首、断句九句;《全唐文》编文二卷。陶敏有《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郁贤皓、王启兴等有文考辨之问生平。

【生卒】:656?—713?

【介绍】:

一名少连,字延清,行五。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与沈佺期同为上元二年(675)进士。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召与杨炯洛阳分直习艺馆,后任洛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预修《三教珠英》。神龙元年(705),因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南)参军。逃归洛阳,因告密有功擢升鸿胪主簿,转户部员外郎,兼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世称“宋考功”。后因贡举贪贿,贬越州长史。睿宗立,配流钦州。玄宗先天中,赐死徙所。新、旧《唐书》有传。之问人品不足取,但能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独孤及曰:“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皇甫公集序》)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沈、宋为御用文人,诗以应制为多。写得好的,还是那些反映贬谪生活和抒发内心情思的作品。现存诗200余首,《全唐诗》编为3卷。《全唐诗补编》补诗27首又11句。明人辑有《宋之问集》行世。

猜你喜欢

  • 翛翛

    ①象声词。多形容风、雨之声。王建《江南杂体二首》之一:“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②高长貌。项斯《和李用夫栽小松》:“即耸凌空干,翛翛岂易攀。”

  • 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

    【介绍】:无名氏诗残句。诗写因秋雨而滞留旅舍之所见所感。灯光微弱,山馆外飘着秋雨;号角呜咽,增加海城的秋意。景由心生,又借景言情,孤独凄凉。

  • 会是

    本来是,已经是。无名氏《唐镜铭》:“会是无人觉,何用早红妆。”

  • 宣城太守

    指南朝齐谢朓。谢朓曾任宣城太守,故称。亦美称后来的宣州守令。权德舆《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不用愁羁旅,宣城太守贤。”

  • 荀羡

    荀羡字令则,晋人。年二十八即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且屡有战功。事见《晋书·荀羡传》。后以“荀羡”为武将的美称。温庭筠《赠李将军》:“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

  • 龙骧

    指西晋龙骧将军王濬。晋太康元年,王濬自蜀发水兵沿长江东进,攻占金陵。见《晋书·王濬传》。后因以“龙骧”咏水军出征。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八:“君看席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又王濬死后,葬柏谷山

  • 五千字

    见“五千言”。

  • 皇甫孝常

    【介绍】:见皇甫曾。

  •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介绍】:贾至作。至于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贬为岳州司马。巴陵,即岳州(今湖南岳阳)。三诗极写萧瑟秋景,以寄逐臣之思。第二首尤妙,先化用《楚辞》语意写洞庭秋景,次言乘兴泛舟,面对白云明月,凭吊湘水女

  • 吾有十亩田

    【介绍】:王梵志作。诗写自耕自食、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活画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家乐!这种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与尔虞我诈、强取豪夺的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遨游自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