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孙可之文集

孙可之文集

文集。唐孙樵撰。《孙可之文集》,除《新唐书·艺文志四》等著录为三卷外,其他题为《孙可之集》、《可之先生全集》、《孙职方集》、《孙樵集》等,均十卷本。自宋以来,未见三卷本传世。目前所见最早的刻本为南宋蜀刻本。本由另一宋本翻刻,流传不广。经黄丕烈、顾广圻等所见,才渐有影响。后涵芬楼曾影印,入《续古逸丛书》。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新影印出版。《天禄琳琅》尚著录另一宋本《孙可之文集》一函两册,但未见传世,难辨真伪。明代刻印最早、影响最大的为正德王鏊、王谔刻本,与宋蜀本非出一源,各有优劣。据云其底本系抄自内阁藏书。其后崇祯孙耀祖、孙猷笺评的《经纬集》、明末八代文抄本、毛氏汲古阁本等,均由此所出。另有天启吴馡本,系其父手订,参考正德本、“林茂之闽本”及《文苑》等刊行。此本讹谬最多,后来《四部丛刊初编》所收孙樵集,即由此翻刻。还有一来源不同的崇祯乌程闵齐伋刻本。据闵氏云乃一写本,但不知其所出。就其文字而言,接近《唐文粹》和《全唐文》,而与正德本、吴馡本相去甚远。清代刻抄甚多,如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本、孙冯翼问经草堂刻本、朝鲜抄本以及一些递修本、传抄本,多为正德本之流裔,无足深究。值得注意的是《全唐文》本和冯煌光《三唐人集》本。《全唐文》收录孙樵全部作品,其蓝本不知所由,又采辑《唐文粹》(选孙文十篇)、《文苑英华》(选孙文三篇)而成,故较明代诸刻为优。与宋蜀本相校,互异之处虽仍达三百余条,但亦有明显优于宋蜀本处。冯焌光《三唐人集》本,虽以正德本为底本,但以“李君升兰传录黄氏廷鉴所临吴门读未见书斋校宋本及元和顾千里手校宋本”校勘,再参《全唐文》刊行,因而此本远较明清诸刻为胜,但个别地方取舍,仍有可商榷之处。

猜你喜欢

  • 临川山行

    【介绍】:周瑀作。此诗写旅途所见及凄凉心境,迟暮之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带景。

  • 裴元

    【介绍】:当为裴次元之误。《全唐诗》存省试诗《律中应钟》1首,又作裴次元诗。

  •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介绍】: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诗三四句。写夹溪风景,鸟去鸟来于山色之中,年年如此;夹溪的人家,喜庆吊丧,人歌人哭,岁岁有异。在写景中暗寓山河依旧而繁华不再的感慨。

  • 袁朗

    【介绍】: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仕陈,历官秘书郎、太子洗马、德教殿学士,迁秘书丞。入隋,为尚书仪曹郎。归唐,为齐王文学、祠部郎中,迁给事中。贞观初卒。新、旧《唐书》有传。朗少时为江总所推许,以千字

  • 垂衣

    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之辞。语出《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李世民《重幸武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李《麟德殿宴百僚》:“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亦作“垂裳”。

  • 李长吉评传

    王礼锡著。神州国光社1936年出版。全书分八章,约6.5万字。该书全面论述和考证李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活动,对长吉诗产生的社会、文学背景,长吉诗的审美特征、长吉诗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特别就

  • 董思恭

    【介绍】:唐代诗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不详。高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初为右史,后知考功举,因预泄问目,配流岭表而死。曾预撰《瑶山玉彩》、《芳林要览》。善诗,所作篇

  •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介绍】:王勃《春日还郊》三、四句。绿草萦绕如带,榆荚连缀如钱(即俗称榆钱),新、古成对,相映成趣。陆时雍《唐诗镜》评曰:“三、四语有风味。人有问余二语何以佳?余谓此二语一似逢春而感,一似遇物而兴,非

  • 崔国辅集

    文集。唐崔国辅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崔国辅集》,注称“卷亡”。其时文集当已散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诗集类”著录《崔国辅集》一卷,称诗二十八首,临海李氏本,后又得石林叶氏本,多六首。《宋史

  • 南阳北阻雪

    【介绍】:孟浩然作。见《南归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