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后封武侯,故称“葛侯”。苏颋《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古亦作“杜衡”。①即杜若。诗文中又常喻指君子、贤人。语本《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权德舆《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远水霁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君子之去兮不可留,
①华丽。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②显示,显著。李白《古风》之一:“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曼。”
本指春秋时晋文公焚烧山林以逼介子推出仕的故事。后用为悉心聘贤之典。吴仁璧《投谢钱武肃》:“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即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因山下水分东西而流,故名。温庭筠有《过分水岭》诗。
平声和仄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体诗词和骈俪文所用字音必须平仄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参见“平声”、“仄声”。
①指言行合乎儒家中庸之道者。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②唐代尚书省所属六部分为三行:工部、礼部为后行,刑部、户部为中行,兵部、吏部为前行。官员提升多依后、中、前行次序。郑谷
见“骇鸡宝”。
【介绍】:见刘蜕。
春秋吴邑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吴公子季札让国避居于此,故又称延陵季子。李白《上留田行》:“孤竹延陵,让国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