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仄声

仄声

古汉语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去、入三声总称仄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仄声中入声消失,故仄声只包括上、去二声。讲求平仄是我国诗、词、曲等文学体裁较重要的特点。

猜你喜欢

  • 新评唐诗三百首

    黄雨评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9万字。本书据陈婉俊补注《唐诗三百首》加以评说。评说不拘一格,根据每首诗的特点,或着重点明思想意义,或着重艺术分析,或介绍诗作的背景,或发掘诗句的意蕴,亦

  • 止止

    ①聚集;停聚。语出《庄子·人间世》:“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权德舆《与道者同守庚申》:“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②停止;止住。窦参《湖上闲居》:“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

  • 繁音

    繁密急促的音调。刘长卿《听笛歌》:“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 萧钧

    【生卒】:?—约658【介绍】:唐代文学家。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父萧珣,隋迁州刺史、梁国公。钧博学有才望。贞观中,累官中书舍人,甚为房玄龄、魏徽所重。永徽二年(651),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

  • 羁旅行

    【介绍】:张籍作。诗作描写旅人远行之苦:道途荒蛮,晚眠早起,虽然离家渐远,却因谋生之计未成而难以返回。艰难困苦,却又无人可以诉说。清人贺裳曰:“数语深肖旅途之景。”(《载酒园诗话》又编)诗作正是以这种

  • 李观

    【生卒】:766—794。一说759—788,误【介绍】: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元宾。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郡望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南)。排行三十。一说李华从子,误。十岁读书,十六能文,有壮心。十八岁

  • 张濛

    【介绍】: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时宰相张说孙。贞元二年(786)为库部郎中兼知制诰。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知贡举。后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崖崖

    瘦削貌。王梵志《身体骨崖崖》:“身体骨崖崖,面皮千道皱。”

  • 饮马

    给马喂水。春秋时,晋、楚将交战,楚军驻扎在郔(郑国北方邑名),晋军将领打算打到黄河就回国,《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其事曰“将饮马于河而归”。后因以“饮马”谓战争所到之处。吴融《金桥感事》:“饮马早闻临渭

  • 大中

    适度,恰如其分。陆复礼《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春仲令初吉,欢娱乐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