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柳公权作。据载唐武宗很长时间一直恼一宫嫔,后来召见此人,要柳公权就此吟诗,公权不加思索而成此诗,诗中写宫嫔深知自己违拗皇帝意旨,理应打入冷宫,谁料君王却不计前嫌仍然眷顾于她。末句“重入椒房拭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有《陈光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于崔道融《申唐诗》之后,当为唐末诗人。该集已佚。《全唐诗》及“补遗”存诗三首,《全唐诗补编》补四首。
【介绍】:唐代文学家。舆,一作兴,误。常州(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武后神功元年(697),与苏頲等人同登绝伦科。初任监察御史内供奉,迁殿中侍御史、侍御史。玄宗开元二年(714)御史中丞姜晦挟私隙,
【介绍】:韦应物作。咏写田家耕作之劳苦,揭露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表达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和自己不劳而食的愧疚心情。清沈德潜评云:“韦诗至处,每在淡然无意,所谓天籁也。”(《唐诗别裁集》卷三)
【介绍】: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末二句。作者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后池的幽深和寂静。整天没有一人去欣赏微雨,只有鸳鸯成双成对在池中嬉游,沐浴着红色的衣裳。作者对此幽寂的去处独注情感,其百无聊赖之情可
【介绍】:字几本。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唐代漳人登进士第者,始于匡物。宪宗贤之,敕改其读书处天城山为名第山,因号“名第先生”。官至高州刺史。《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补
【介绍】: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指曲江,唐代为游乐胜地;苑,指宜春苑,为曲江所在地。这二句是说曲江把游乐之人的香气漂走了,永不复返,宜春苑梨花落尽变得冷冷清清,如同秋后寂寞的苑园。
子春,曾子的学生。他不慎伤足,因曾子曾教导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有损伤,即为不孝,故病愈数月后犹有忧色。事见《大戴礼·曾子大孝》。后因以谓足有伤病。权德舆《工部发引日属伤足卧疾不遂执绋》:“子春伤足日
见“富民侯”。
常建撰。建集今存宋刻本两种,俱作二卷,存诗均57首。明刻二卷本尚有多种。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则作三卷,卷一收五古19首,卷二收五古18首,卷三收五律7首、七古2首、七绝11首,共计57首。另附集外诗《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