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不见

不见

【介绍】:

杜甫上元二年(761)在成都作。李白、杜甫交谊甚厚,自天宝四载(745)于山东分手后,至此已十五、六年未见面。故诗以“不见”命题。李白坐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遇赦东归。此后三年,漂泊于浔阳金陵宣城等地。杜甫不知其近况,故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这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一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其诗才的高度赞扬。

猜你喜欢

  • 登鹳雀楼

    【介绍】:①(全)题作王之涣诗,题下注云:“一作朱斌诗。”据考,当以朱斌作为是。详见朱斌作《登楼》。②(全补)畅诸作,《全唐诗》误为畅当作,只存中四句。诗题又作《登观鹊楼》。鹳雀楼,原址在唐蒲州(今山

  • 和乐天春词

    【介绍】:刘禹锡作。一题《春词》。禹锡与白居易交好,前此居易作《春词》曰:“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与刘诗参证,大约作于大和三年(829)春。诗中主要通过宫女

  • 林复梦

    【介绍】:见林蕴。

  • 陈用拙

    【介绍】:名拙,以字行,连州(今广东连县)人。天祐元年(904)进士,授著作郎。后依刘隐为掌书记。南汉时擢吏部郎中、知制诰。通礼乐,工诗歌。《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4句。

  • 非类

    犹异类。不同种类。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

  • 王右丞文集

    王维著。见《王右丞集》。

  • 林公

    指东晋高僧支遁。支遁字道林,有高行,人们尊称其为林公。见《世说新语·言语》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高逸沙门传》。后用作僧人的美称。耿?《题藏公院》:“吉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武元衡《夏与熊王二秀才同宿僧院

  • 观灯

    【介绍】:苏味道作。见《正月十五夜》。

  • 帆力劈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

    【介绍】:郑遨《偶题》其二诗句。诗句批判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人们乘舟扬帆、骑马踏山,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毫无意义,世上风尘、恶浪陷阱,随时而至。反映作者看破名利之散淡襟怀。

  • 拂披

    触及;吹掠。韩愈《秋怀诗十一首》之一:“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