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士廉

高士廉

【生卒】:576-647

名俭,以字行。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隋洮州刺史励子,太宗长孙皇后舅。大业中为治礼郎,后因事贬迁岭南。武德五年归唐,累封申国公。参预玄武门之变。贞观中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尚书仆射等要职,执掌重权。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兴修水利,训诱风俗。主选吏部以得人著称。预修《氏族志》、《文思博要》。谥号文献,图像凌烟阁。(,参见《新唐书》)


【生卒】:575—647

【介绍】:

唐渤海蓨人,名俭,以字行。高劢子。少博涉文史,敏惠强记。妹嫁长孙晟。隋末因故谪交州,唐初北归。高祖武德中为右庶子,封义兴郡公。累迁雍州治中。玄武门之变,曾预其谋。太宗贞观初进侍中,改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设条教督励,风俗顿改,引渠灌溉,蜀人便之。入为吏部尚书,封许国公。迁右仆射。卒谥文献。曾受诏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修成《大唐氏族志》。


【生卒】:575—647

【介绍】:

唐渤海蓨人,名俭,以字行。高劢子。少博涉文史,敏惠强记。妹嫁长孙晟。隋末因故谪交州,唐初北归。高祖武德中为右庶子,封义兴郡公。累迁雍州治中。玄武门之变,曾预其谋。太宗贞观初进侍中,改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设条教督励,风俗顿改,引渠灌溉,蜀人便之。入为吏部尚书,封许国公。迁右仆射。卒谥文献。曾受诏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修成《大唐氏族志》。


【生卒】:575—647

【介绍】:

唐渤海蓨人,名俭,以字行。高劢子。少博涉文史,敏惠强记。妹嫁长孙晟。隋末因故谪交州,唐初北归。高祖武德中为右庶子,封义兴郡公。累迁雍州治中。玄武门之变,曾预其谋。太宗贞观初进侍中,改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设条教督励,风俗顿改,引渠灌溉,蜀人便之。入为吏部尚书,封许国公。迁右仆射。卒谥文献。曾受诏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修成《大唐氏族志》。


猜你喜欢

  • 钟离岫

    【介绍】:春秋时楚国人。传说撰有《会稽后贤传》。

  • 杜纂

    字荣孙,常山九门(今河北藁城西北)人。郡举孝廉。孝文帝太和末,为骑都尉。后历任郡太守、东益州刺史、太府少卿等职。性俭约,见民疾苦则涕下,吏民怀其德。后为平阳太守,降葛荣。为荣招喻信都守将,荣以其为常山

  • 史珪

    【生卒】:926—986【介绍】:宋洛阳人。少以武勇隶军籍。后周显德中,迁小校。宋太祖开宝间,累官为都军头,领毅州刺史。曾奉太祖令察访外事,颇受宠信,渐肆威福。以泄漏禁中语,出为光州刺史。太宗太平兴国

  • 田震

    【生卒】:1706—1750【介绍】:清山西汾阳人,字又起,别字文湖。田呈瑞子。初官盛京刑部员外郎,转本部湖广、江西二司,出知姚安府,调云南府,又调临安府。乾隆间以治行第一奉诏入都。以善经划,督理开金

  • 窦章

    字伯向,窦融玄孙。少好学,有文才,与马融、崔瑗为友。汉安帝时入东观为校书郎。【生卒】:?—144【介绍】: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伯向。窦融玄孙。安帝永初中入东观为校书郎。以其女为顺帝贵人,擢为屯骑校尉。谦

  • 张朗

    【介绍】:东汉人。曾任敦煌太守,有罪。顺帝永建二年与西域长史班勇分道讨焉耆,先期击破之。受降还,立功免罪。

  • 亦怜真

    【生卒】:?——1314蒙古怯烈部人。也先不花之长子。初奉事裕宗于东宫,为家令。后官至银青荣禄大夫、湖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卒。追封武昌王,谥忠定。【生卒】:?—1314【介绍】:元蒙古人怯(克)烈氏

  • 高傒

    齐国大夫。小时和公子小白相好。襄公时,小白奔莒,齐人杀齐君无知,议立新君,他阴召小白回国夺取君位,即齐桓公。后与管仲、鲍叔牙等辅助桓公,进行改革,齐国日臻富强。【介绍】:春秋时齐国人,字敬仲。为卿。与

  • 柳俭

    【介绍】:隋河东解人,字道约。立行清苦,为州里所敬。初仕于北周。入隋,擢蓬州刺史。狱讼者庭遣之,不为文书约束。迁邛州刺史,在职十余年,民人悦服。坐与蜀王秀交通,罢职归乡。敝车羸马,衣食不赡,见者叹服。

  • 王钺

    【生卒】:1623—1703【介绍】: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仲威,初号左庵,后改任庵。顺治十六年成进士,以母老不仕。康熙间任广东西宁知县,常与诸生论文。三藩乱起,钺团练土兵,枕戈以待。旋以地方难保,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