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韩维

韩维

【生卒】:1017—1098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韩绛弟。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以荐入官。英宗朝,迁同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以兄入相,出知河阳。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有《南阳集》。


【生卒】:1017——1098

字持国,亿第五子。以荫入官。神宗封淮阳郡王、颍王,维皆为记室参军。及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汝州、开封府、襄州、许州等。熙宁七年(1074),召为翰林学士承旨,陈青苗等新法之弊。兄绛为相,出知河阳,复知许州。神宗死,疏论“赋役非人力所堪者去之,法禁非人情所便者蠲之”。元祐初,拜门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卒。


【生卒】:1017—1098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韩绛弟。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以荐入官。英宗朝,迁同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以兄入相,出知河阳。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有《南阳集》。


【生卒】:1017——1098

字持国,亿第五子。以荫入官。神宗封淮阳郡王、颍王,维皆为记室参军。及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汝州、开封府、襄州、许州等。熙宁七年(1074),召为翰林学士承旨,陈青苗等新法之弊。兄绛为相,出知河阳,复知许州。神宗死,疏论“赋役非人力所堪者去之,法禁非人情所便者蠲之”。元祐初,拜门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卒。


【生卒】:1017—1098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韩绛弟。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以荐入官。英宗朝,迁同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以兄入相,出知河阳。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有《南阳集》。


猜你喜欢

  • 胡铨

    【生卒】:1102——1180字邦衡,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进士。绍兴八年(1138),秦桧主和,铨力反和议,直言抗争,请斩桧,参政孙近及使臣王伦。此疏传诵一时,被除名,编管昭州,再谪新州。桧死后

  • 张国纪

    【生卒】:?—1644【介绍】:明河南祥符人,字羽仪。熹宗张皇后父。天启初封太康伯,魏忠贤与客氏忌皇后,遭谋陷,放归。崇祯末以输饷进爵为侯。京师城破后被杀。

  • 齐慎

    【生卒】:1775—1844【介绍】:清河南新野人,字礼堂。嘉庆元年,以武生团练乡勇,镇压川、陕、楚起事。十八年,从杨遇春攻河南天理教军。道光间,从征张格尔。官至四川提督。鸦片战争时,赴浙江抗英,移守

  • 张赦提

    【介绍】:北魏中山安喜人。初为武贲中郎。献文帝时,以捕获京畿盗寇功,除幽州刺史。后纵妻段氏多有受纳,命僧尼因事通请,贪虐流闻,诏赐死于第。

  • 庄辛

    【介绍】:战国时楚国人。事楚襄王。以王淫逸侈靡,国危而谏。王不听,走赵避之。后秦果拔鄢郢,王流掩于城阳。召辛问计。辛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作喻,勉王远小人、勤国政。王乃执珪而授之职,封阳陵君。

  • 邓长颙

    宦人。初从高湛,北齐后主时,任参宰相,干预朝政。

  • 崔秉

    【生卒】:460—537【介绍】:北魏博陵安平人。崔鉴子。少豪率有志气。从彭城王元勰征寿春,招致壮侠以为部卒。后累迁至左将军、广平内史,大纳财货,为清论所鄙。出为燕州刺史,为杜洛周起义军攻围,守历年,

  • 吴全美

    【生卒】:?—1884【介绍】:清广东顺德人。道光间应募为团练勇目,善水战。咸丰间,屡与太平军战于福建、江苏等省水面,累擢福建水师提督。光绪间,署广东提督、琼州镇总兵。

  • 韩#

    【生卒】:?——1804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原籍贵州毕节。初捐赀授通判。历官江南淮徐道、河东河道总督、工部侍郎。乾隆后期,先后奏请修浚运河各湖,勘查黄、运河各工,督筑仪封青龙冈、祥符焦桥等黄河决

  • 曾燠

    【生卒】:1759—1830【介绍】:清江西南城人,字庶蕃,号宾谷。乾隆四十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两淮盐运使、贵州巡抚。工诗文。有《赏雨茅屋集》,又辑《江西诗征》及《骈体正宗》。